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那些虚假的“认同”

发布日期:2022-11-09    作者:汪龙佳/文,张煜培/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之前看到过一个微博热搜,讲的是一个小学生在午睡时间躲在被子里面看语文书,底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这么小就开始卷了”“内卷无处不在”……小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干这种事,并非是所谓的内卷,只是精力充沛睡不着、看看语文课本里面的故事而已。正想评论两句,却又悻悻地退出了界面。而评论区里面的声音,似乎呈现出一种满是认同的和谐氛围,但是这种和谐可能只存在于表面,这种认同可能也是虚假的……

传播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其中有一条重要的观点就是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这里面可怕的地方在于,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反思开头的场景,小编之所以在那条微博下面选择不评论,其实就是“沉默的螺旋”在作祟,形成了一种虚假的认同现象。


在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当班长提议今年的秋游去爬泰山,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赞同,虽然你知道爬泰山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为了避免陷入孤立状态,你也只能默默地举手表示支持。


   历史上,那些能够破除沉默的螺旋的人物也少之又少。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在28岁时调任南安军任司理参军,当时南安府监狱内有一重犯按律不该处死,但上司王逵生性苛虐,坚持要处以极刑,周围人也纷纷附和。但是周敦颐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据理力争,甚至以宁可辞官不做而对此抗争,最终王逵被他的凛然正气所慑服。在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由于更垂直化的媒介环境形式、更偏向主流的意见展示模式和更夸张的“孤立”行为,依然发挥着巨大影响力。

但是,“沉默的螺旋”所带来的这种虚假的认同和表面的和谐,往往是我们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破除其影响呢?


   首先,要保持独立的思考。网络时代,各类观点层出不穷,如何才能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被从众心理裹挟?这是极为复杂和困难的一次次坚守。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在看到一种或观点的时候,不要盲目轻信,多看看与之相左的观点,在对比中产生自己的理性思考。


   其次,找一个懂你的人。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一定会有几个与你观点契合的朋友,如果害怕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会受到大众的抨击,那么不妨只说给懂你的人听。
最后,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勇敢地站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我想沉默的螺旋也就不攻自破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别怕,我们同样有着漫长的一生来战胜这些虚假的“认同”!


参考资料:

[1]衡子扬.浅析互联网媒介背景下“沉默的螺旋”[J].城市党报研究,2021(0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