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娱乐圈,尤其的不太平。大事不少,小事不断,真真是经常“占用公共资源”。如果自己喜欢的明星不幸位列其中,那就是遇上了“塌房”危机:自己喜欢的事物(尤其是偶像)毫无征兆地被卷入负面事件,并伴随其形象受损、粉丝流失等。
如果你是一个“圈外人”,那大概很难理解这种“塌房”带来的心碎感受,看到网络上和周围饭圈男孩儿/女孩儿的崩溃表现,你也许会想:不是个陌生人吗?至于吗?不过,你不理解是真,他们心碎也是真,虽然不能认同和感同身受,但或许可以对他们所遭受到的冲击有一些理解。
先来看看我们是怎么“粉”上一个偶像的吧。支持偶像崇拜的补偿模型的学者认为,偶像崇拜可以弥补粉丝缺失的品质和心理需要,例如补偿社会心理发展、认知发展、依恋、陪伴、社会网络和亲密关系等方面的不足。比如,有人追星是因为崇拜TA,可以是TA的颜值、气质、才艺,或是某种品质,总之一定是包括了敬重(esteeming)、崇敬(revering)这类的感情。还有人可能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比如“养成系偶像”。
还有一种解释模型是准社会关系。1956年心理学家霍顿和沃尔在《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准社会关系”概念,这是说,与表演者(例如明星、偶像,乃至于天气预报员)产生的一种长期的、持久的、稳定的联结,可以类比于友谊、爱情等人际关系,通常是积极的、单向的。受众和媒介人物之间的准社会关系是受众通过想象构建出来的一种假想的自己和媒介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尽管粉丝与偶像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交集,但粉丝却在心理上认为,TA与偶像很近,是TA社会关系中的一员。在粉丝们的心中,他们与偶像建立就类似这样的真实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只出现在饭圈。想想那些你喜欢的小说角色或者动漫角色,当新的连载中出现了“人设崩塌”时,是不是同样会引起你的愤怒?同样的道理,这也是把和一个虚幻的对象的关系当作了真实的人际关系,因此对于产生的变化会有很大的反应。
之所以在塌房时心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种关系的虚构性,更容易强化固有认知。因为这种人际关系不同于真实的关系,比如你的朋友是真实生活在你周围的人,你并不会任由你的想象去塑造TA的形象。可是,偶像不是真切地生活在你身边的人,TA的真实形象如何,你是观察不到的。与其说TA是真实的人,不如说是你虚构的形象,与那些“纸片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你会更加“固执”地相信TA的形象,毕竟,那是你构造出来的产物。结果就是,在面对“塌房”时,更容易出现“认知失调”,因为你已经强烈地预设了TA的正面形象。你的冲击自然是十分大的。
要从“塌房”带来的冲击中走出来,除了依靠时间的治愈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愈合创伤。
比如,在事前试着增加认知灵活,保持开放的视角。这是针对“认知失调”而言的。如果你不强烈地暗示自己偶像多么完美,而是承认偶像也可以犯错,以一种更客观的方式去看待偶像,那么你就更能够接受形象的更变。
再比如,在事后可以试着写下TA的坏话。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比较了3种失恋后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并希望了解哪一种能更好地帮助经历心碎的人减少爱的感觉。第一组需要实验的参与者专注于对前任的负性再评价(如,回想前任令人厌烦的习惯);第二组需要参与者重新定义他们对于爱的想法(如,赞同一些诸如“爱一个不再和我在一起的人也没有意义”的表达);最后一组则是通过干扰(如,问被试最喜欢的食物)让参与者转移注意力。答案是,研究者发现只有第一组,也就是“回踩”的那一组,可以真正有效地减少爱的感觉。
如果你是“圈内人”,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增多一些和偶像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万一有一天(虽然不希望)“塌房”真的到了你家,你能少一些心碎,多一些淡然。如果你是“圈外人”,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增多一些对粉圈朋友的理解,下一次安慰TA的时候也多一些方法和依据。
参考文献:
[1]Cheung, C. K., & Yue, X. D. (2012). Idol worship as compensation for parental abs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17(1), 35-46.
[2]Dibble, J. L., Hartmann, T., & Rosaen, S. F. (2016).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measur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2(1), 21-44.
[3]Guy Winch.How to Recover from Romantic Heartbreak[N]. SCIENTIFIC AMERICAN,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