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的生活习惯太糟糕了,要改改”
“你怎么会想着不结婚,赶紧改改自己的想法”
“你这性格太内向了,不改的话以后会吃大亏”
……
这些话可能来自我们的父母亲人,可能来自我们的挚友闺蜜,也可能来自上司领导。当面对这样苦心婆心、以爱之名的劝告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勇敢地对他们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似乎大家都默认应该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改变,但是,改变一定就是好的吗?
自古以来,人们对改变都持一种欣赏、追捧的态度,“变则通”“浪子回头金不换”“日新月异”之类的说法意味着改变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根据沃兹基硕德“人类惯性原理”——培养一个好习惯很难,培养一个坏习惯却往往只需要几秒钟。熵增定律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定律,也意味着我们选择改变,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说,改变很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我本人属于一个特别内向的人,在当今社会中,内向往往被视为是一种不好的性格,大众认为这与“情商低”“不会处理人类关系”等等挂钩。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种性格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和生活,何必要求所有人按照一个标准去改变呢。内向如我坚持做自己,能够享受自己的独处,避免在人际交往中花费太多时间,可以更多地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有的时候,“坚持做自己”会被视为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史书上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然后项羽选择自刎而死。南宋李清照为此写下了千古名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这个故事里,项羽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保全了一代英雄最后的名节。但在后人的评说中,对于项羽宁愿自刎也不肯过乌江东山再起的做法却更多的是一种不理解。不过试想一下,如果项羽真的接受了江东父老的好意,过了江东又该如何呢?当时天下大乱的局面即将结束,统一全国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显,这样的局势下想要东山再起的难度非常大;其次,经过多年的战乱,大多数百姓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开始安定的生活,二次起兵的数量也难以保障;最后,他的对手刘邦也不会纵容其存在,可能还是逃脱不了败亡的命运。当然,历史没有假设。是否选择改变,可能带来不同的结局,也可能带来相同的结局。一切都是未知数。
归因理论里有一个现象叫做自利归因偏差(the self-serving attributional bias),也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是指我们倾向于接受成功的荣耀、拒绝失败的责任。在自我服务偏差下,我们成功时常常归因于内,失败时常常归因于外;但当别人成功时,我们倾向于归因于外,当别人失败时,我们则倾向归因于内。
而任何改变其实都是一次冒险,在自我服务偏差下,万一失败了,我们更容易将责任归咎于他人,却忘记了这也是因为自己缺失了一份“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的勇气。但是,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地做出改变,即使遭遇了失败,能够更倾向于反思自己、吸取教训,那就能在下一次选择改变时避免在“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退一步来讲,即使我们在慎重思考后不去改变,导致错失了某些东西,也只是遗憾而不是“甩锅”。
改变or不改变,这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与其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改变,倒不如适时地勇敢做自己,告诉自己,我现在这样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