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知乎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被自己配不上的人表白是什么样的体验?”题主在问题描述时充分表明了被女神级别的人告白的自己是一个怎么样普通的人,还另外补充了“不会成为备胎不会喜当爹不借钱不是千斤顶那种,实实在在就是想跟你在一起也不是大冒险”的说明来印证这就是人类单纯的情愫作祟,底下也有很多答主分享了自己甜蜜的故事,几乎每个回答都会强调“我觉得自己这么普通,根本配不上TA”。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我们都没有机会遇到自己真正配不上的人”,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配不上”只是冒充者综合症施加的障眼法而已!
冒充者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苏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是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被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曼哈顿心理学家Joseph Cilona表示:“这些在冒充者综合征中挣扎的人,也更倾向于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运气而不是他们的优点及辛勤工作,他们也普遍不将他们的成功当做一回事。”简单说来,在感情中,这些具有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很普通,缺乏被喜欢的能力,即使他们被真正地喜欢,也往往会归结于其他因素(如对方眼瞎了或者碰上狗屎运了),而不是他们的自身能力。

无疑,冒充者综合症往往会促使我们过度勤奋,不敢表达真实想法,过分迎合他人,注重外在条件来获得认可,时刻担心自己的“优秀面具”被揭下,甚至常常会想:要是大家发现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一定很失望吧。同样地,“冒充者们”也时常会在爱情、友情陷入“被自己配不上的人喜欢”的泥沼中,那我们应该怎样爬出来呢?
1、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
遭遇挫折时,不要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也多看看外界的因素,考虑是否是环境、运气导致了失败的结果;而在取得成就时,也不要总是归功于他人和环境,多考虑考虑自己的智商、情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在进行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态,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请你相信,也许在你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伯乐”,但正是因为你是“千里马”,你才能激发潜能,获得成功。
2、学会表露自己的情绪
冒充者综合症之所以不敢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真实智商和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说出的话往往会贻笑大方,会暴露出自己的普遍和平凡。但只有真实面对自己,我们才能进行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别人并非毫无缺陷,毕竟孔子老先生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用事实证明自己配得上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以学术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判断缺少一个量化的指标:究竟是从哪些方面和角度觉得自己配不上呢?缺乏支持的证据,但也同时缺乏否定的证据,那就不如记下自己成功的故事、他人的夸赞和肯定吧,也记下自我质疑的时刻,到最后回顾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自己真的很不错!

其实啊,在感情里哪有什么配得上、配不上之说呢,在喜欢你的人眼中,你就是TA最好的选择,哪怕你觉得自己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喜欢就是这么没道理。不信你去问问爸爸妈妈,你是不是他们最棒的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