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是宝贝,第二天是累赘”,这是许多同学的假期自白,尤其是现在整天和父母待在一起,更是成了爹不亲娘不爱的“讨人嫌”。刚回家时父母早早备好饭菜、什么都是“宝贝说了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只剩下了相看两厌:我们嫌父母唠叨,父母嫌我们“天天熬夜起得晚,狗窝永远乱糟糟”……家,一个温暖的代名词,成为一个偶尔会令人感到些许疲惫的地方。
心理学家Yuko在2016年提出了家庭时差(Family Jet lag)这个概念:人们从生活节奏与人际相处模式大不相同的异乡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时,对一些本是稀松平常的事(例如爸妈催你早起,要求你天天吃早饭、叠被子等)感到不适。
在那个“异乡”——学校,我们过着全新的生活,因为DDL或是贪图睡前网上冲浪习惯了熬夜,习惯了来不及吃早饭就踩着早八的铃声走进教室上课,习惯了只在卫生检查前收拾宿舍,习惯了与同龄人聊着共同话题的轻松愉快。而当我们返回到家里,父母却仍用旧的相处标准对待我们,希望我们能像过去一样早起早睡吃好早饭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最初几天,我们还能够控制自己,对彼此的生活习惯表示理解,互相包容,譬如我们能理解妈妈早起打扫房间发出噪声,父母也能接受我们熬夜晚起不吃早饭;但几天之后,我们就会无法对抗习惯,故态萌发,互相指责对方的“陋习”。
我们在缺席彼此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似乎与对方产生了生活的时差。偶尔的心累厌烦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这绝不是因为你不想见到你的家人,也绝不是因为代沟或是父母无法理解我们,只是因为我们与父母一年见面的次数太少、时间太短,影响了双方进行深入讨论和情感沟通的机会。
根据社会渗透理论,人际关系的发展与人际沟通的系统性变化紧密相连。我们的沟通范围主要通过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来进行扩展。我们需要与他人讨论不同的话题,并从中获得反馈,对自身产生独特的个人意义。而这些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能在短暂的假期中获取。所以,我们与父母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就产生了断层和隔阂。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家庭时差呢?
1.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到特别困扰,不妨与同学朋友沟通一下,倾诉自己的焦虑,从他人身上获取相处的经验。
2.多与父母多沟通,帮助自己与父母建立边界意识。譬如,我们可以告诉父母“我有点累,明天早上我想多睡会,吃早饭就不用叫我了”,或是“妈妈,我想按照自己的习惯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但在提出自己的要求让父母做出妥协时,我们同样必须保证自己有能力履行自己的承诺。
3.可以尝试提议减少或禁止讨论一些诸如学习保研、谈对象等的敏感话题,明确地表达自己情绪上的反应,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同时,也告诉父母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些事情,并且会在必要时及时告诉他们情况好让他们放心。
总之,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心平气和的对话与沟通,又在沟通过程中体谅与包容。希望大家都能够处理好家庭时差,在这个特殊时期,和父母好好生活!
参考资料:知乎专栏:害怕回家过年?可能是“家庭时差”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