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心理看世界】心理FM

发布日期:2019-04-25    作者:巫玲    编辑:田沐鑫    浏览次数:

“你的心思我都懂,你的疑惑我来解答。”——这里是大学生心理FM,一个教你放松、消除疲惫、增长知识的温暖港湾。生活中总会遇到迷茫和困惑,它困扰着我们的生活,这时不要纠结不要犹豫,勇敢地说出来,FM将会认真倾听,帮你解除疑惑。今天我们收到了三封听众的来信,这些信中所描绘的现象恰恰就蕴藏着心理学的秘密,一起来细细解读吧!

“高中时我上的是市里最好的实验班,竞争压力非常大,为了考上好大学,我们只能每天争分夺秒地埋头苦读。但是上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时间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没人监督,生活也变得懒散起来。有时很不喜欢这样慵懒的自己,但是想要改变却发现甚是艰难。”

这是一封来自大一新生的信件。其实对于很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中学的笼子里待久了,来到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里便会不知所措,变得懒散而放纵。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做青蛙效应。青蛙效应很多人都听说过——当一个人处在艰难困苦时,常常容易激发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安稳,便耽于安逸、享乐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是这个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如果总是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则无法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在如今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一切事物都更新得太快,让人措手不及。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果只会原地踏步不思进取的话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连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无论是个人或组织,都应居安思危,时刻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等到危机真正来临时也可以做到镇定自如、临危不惧。

“在同学眼中,我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学习优秀、相貌姣好、担任班委、积极参加活动,也获得了很多的证书奖牌。但是很多时候我想跟同学们亲近,他们却有意躲开我,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我负责的事情定会认真完成,亲切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人,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也只是一味地说我很好,却没有表明疏离我的原因。我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深受老师喜欢的大二学生,学习和学生工作都十分出色。成为人人羡慕对象的她并不是很开心,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她感到了困惑。其实大学里在几乎每个领域都优秀的人是比较少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都会被其他同学置于一个神坛的地位,距离感很强,难以望其项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们其实不太喜欢完美无缺的人,而更倾向于喜欢优秀而又有些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出丑效应”或“仰巴脚效应”。即优秀的人不经意间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别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更令人容易接受。因此,我们不要追求做个完美无缺的人,尽量坦诚,展现真实的自己,有时犯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反而更显可爱,会让他人更加喜欢你,更加信任你。

“马上又要面临考研、就业、出国的艰难选择了。其实我大二时就已经规划好了,本科毕业出来找一份工作,但是我发现身边的好多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我也有点动摇了,现在依然迷茫着,难以做最终的决定。”

这是一位来自大三的学生,面对一波波考研大军乱了自己的阵脚。这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我们称它为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人们总喜欢追随大众所认可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生活中的从众效应很普遍,2003年非典时期抢板蓝根,前几年核泄漏抢盐,全民炒股炒房,以及大学生的各种入党恋爱的羊群效应。这些普遍的“羊群效应”背后反映的则是人们自我意识的弱化、自主独立性的缺乏。而处于大学时期的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不应该被这种效应牵着鼻子走。我们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和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迷茫中找到自我,找到前进的方向。

“人云亦云”终究不是好的归属,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始终保持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了解自己和所处的背景,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互权衡比较,最终做出明智理性的决策。

大学生的迷茫远不止这些,生活中的琐事还更加复杂。尽管暴风雨来得有些猛烈,但是大部分的疑惑、趣事仍然可以从心理学中找到答案。通过心理学的解释,我们可以为许多现象解释原因,回归源头,从而更加理智地对待疑惑。今天的心理FM就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