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学已经过去大半,回想起刚入大学时的我,内心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有刚入大学的欣喜,还有错失理想专业的遗憾。夹杂着对未来的迷茫,就这样跌跌撞撞进入了大学。
后来,我发现有这样复杂心情的人不止我一个,周围的同学们也有类似的问题,但大家的处理方式却各有不同。同学A和B对于大学生活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A觉得自己高考发挥失常,进了并不理想的大学,学了不感兴趣的专业,不断懊恼自己的失误,无论是学习还是课外活动,她都提不起兴趣参与,仍然陷在过去出不来;总是向别人诉说自己对高中生活的怀念,想要重来一次,对待现在的生活则是敷衍了事。而B同学认为自己能进入山大就是自己本来的水平,虽然不喜欢本专业,但她本来就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于是以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应对每天的生活。
现在反观她们两个最初的心态,实质上就是接纳与否的区别。A同学因为高考失利而不能接纳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犯的错误,也不能接受自己身边的环境,所以不能与周围环境友好相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而B则做到了自我接纳,接受自己相较于他人的不足,接纳了周围的环境,再加上乐观的性格特质,所以能够每天快乐生活。
然而故事没有结束,这也不是我对于自我接纳感触最深的情节。A起初在学校里十分苦恼,找了许多人诉苦,无意中从他人那里了解到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于是决心转到自己更加喜欢的经济学。由于经济学院对大一的学习成绩要求比较高,为了成功转专业,不喜欢本专业的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努力学习,每天早出晚归,丝毫不敢懈怠;除此之外,还积极联系经济学院的同学了解课程内容。最终,她转到了心仪的专业。现在,她在经济学院里积极参加课余活动、竞选班委、泡图书馆,成绩也越来越好,获得了不少奖项。
而B同学还是像以前一样生活,既不十分努力也不过度偷懒,依旧顺其自然,学习不好不坏,参加的活动也不多不少,过着和大一时差不多的生活。然而,大三时和男友分手让她陷入伤心痛苦的状态,当她逐渐好转,想找个人重新开始时,才发现由于自己前两年对什么活动都不冷不热,以至于交际圈子太小,根本没有机会结识新的同学,于是她又开始郁郁寡欢了。
再看她们的经历,虽然都达成了自我接纳,却是不一样的结果,B的接纳是自我放弃式的接纳——我知道并接纳自己了,没有必要改变,然而却会在某一节点尝到苦果;A从一开始的不能自我接纳,到挣扎着实现自我接纳,并努力改变现状,最终让自己能够达到内心的期待。
自我接纳并不是接纳自己的不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接纳的目的是让我们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不要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焦虑苦恼。而后我们需要积极地分析自己的经历,遇到了不幸的事情要将自己和周围环境分开考虑,认清哪些是内因、哪些是外因,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将所有的过错归到自己身上,不利于建立自信心。此外,还应该明确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改变自己的处境,让自己能够达成目标:如果是内因多一点,那就改变自己,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外因占的比例更大,那就争取更好更广阔的环境。
一个人在舒适圈里可能过得开心快乐,再加上自我接纳的掩盖,或许都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但这绝不是积极的人生应该拥有的状态。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自身的不足,挖掘自己的优点,积极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为橘】
橘生淮南,淮北为枳。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为橘为枳挣脱了环境的束缚,往往取决于我们看似平常的小决定。
保持内心的美好,做淮北之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