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考研:一次孤独的朝圣之旅

发布日期:2025-10-17    作者:暴斐/文,赵紫茉/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有的人觉得考研是痛苦的,有的人说考研也有快乐在。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虽然经历过后会成为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一种克服困境的能力和一笔无形的财富,但在考研的当下却充斥着迷茫和困惑,充满了不可预测性,也掺杂了很多未知和期盼。应对的思路千千万,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一起来看看该如何看待考研中产生的问题。


考研人A随着考研时间越来越近,我对考研产生的焦虑也越来越大,心理压力很大,这可怎么办?


考研是一条艰难的路,心态决定了成功的一半。每个月似乎都有新的焦虑,现在进入后期,很多人感觉复习到了瓶颈期,产生倦怠心理,会因为小事情崩溃流泪,想放弃却又不甘的心每天饱受煎熬。但请你一定不要被自己吓到,有焦虑情绪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完全摒弃它,而是把它调整在适当的范围内。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克斯和约翰·多德森通过研究发现,在个体的焦虑程度和行为表现之间存在一条倒U型曲线:耶克斯-多德森曲线,焦虑水平过高或者过低时,个体的表现都不好;而在适度焦虑的情况下,个体的表现最佳。



至今为止,耶克斯-多德森曲线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检验,事实证明适度的焦虑确实有利于我们发挥。

但如果焦虑依旧超出最佳值了,要怎么办?

从认知的角度来讲,生活方面产生焦虑后,要么改变对威胁的认识,要么减少关切,改变任意一个,就能减轻焦虑。但是考试焦虑的情况可能稍有不同,因为我们无法回避考试来消除威胁,更不可能降低对考试的关切。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自己要面对的考验,但却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它们。例如,我们很难控制交通状况,但可以选择何时出发;无法控制考题难度,但可以选择在考前以何种方式备考。改变能改变的,接纳无法改变的。


备考也是一样,不能整日过于压迫自己,急于求成,当然也不能过于放松懈怠。老生常谈却经常被忘记的是,复习一定要有规划、劳逸结合,保持与人的连接,保持平淡的心态。


考研人B开学之后身边不考研的同学和朋友,已经在积极准备找工作了,我要坚持复习下去吗,还是也去试试其他的目标?


当你决定考研的那天起,相信已经下了坚定的决心。但在目标的执行过程中,我们难免会被迷茫、消极甚至痛苦的情绪席卷。“刚起步时仰望山顶,你也许会畏难而手脚瑟缩;行至半山,云雾缭绕遮蔽视线,你也许因为疲劳一坐不起甚至半途而返;冲刺登顶时,周身的寒冷与孤独也许会让你崩溃”——这一路有太多的节点让你萌生放弃的想法,但是回顾过去的付出时你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那如何才能让上岸的目标更有动力?SMART目标管理法或许能对你有帮助。


SMART目标管理法是心理学家Locke为了探究最能激发人的动力和效率的目标而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合适大小的、有效规划的目标能够显著激发执行者的动力。


SMART目标具有以下具体特征:

1. Specific(具体的):为了实现目标,你的行动计划是否清晰?

2. Measurable(可评估的):用什么客观的方式衡量是否实现了目标?

3. 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有多大?

4. Relevant(有关的):这个目标是否和其他目标具有关联?

5. Time-bound(有时限的):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什么时候又是计划的关键节点?



备考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若你能在以上五个维度将你的目标落到实处,那这个目标的实现难度就已经大大降低了。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当有人半路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当大家奔走于各种招聘会的时候,再“坚持”一下,越到最后的时候,干扰的因素越多,越需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和规划,再落实到月、周、日,对要做的事进行更有条理的安排和计划性,并坚信自己能达到,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考研是一个勇敢的决定,也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但坚持下来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祝愿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你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功上岸!


参考资料

1. CUHKSZ学生健康辅导中心【心理科普】新学期flag岌岌可危的你,请进

2. 精华学校:期末焦虑怎么办?耶克斯-多德森曲线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