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父母的爱和界限,只能二选一么?

发布日期:2025-07-18    作者:张志强/文,耿子涵/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一千对父母,就有一千种教养方式。


菲利帕·佩里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这个本书里,是这样形容的:前一分钟,你的步伐非常缓慢,因为幼儿的小腿只能迈出很小的步子。接着,你和孩子会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会超越你,你需要跑步才能跟上他。最后一段是最长的一段,那也是之前投注那么多时间、关怀、体恤、尊重、关爱的意义所在。孩子可以从安全的依附关系中获益,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有能力知道自己的感受,因此可以找到生活中想要的以及需要的。而你,可以看到孩子展翅高飞去追寻他们想要的生活。



在成长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如同《隐秘的角落》里周春红那样的父母,他们会坚定地要求孩子喝完一杯或许还烫手的牛奶,甚至会亲自为孩子擦去嘴角的奶渍;抑或是像《大江大河》中雷东宝的母亲那样的父母,不论是找对象还是生活中的琐事,父母总是要插手过问,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这些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强烈的控制欲,他们常常忽视对于孩子想法的理解与尊重,“直升机教养”就是其中一种。


直升机教养是父母对刚进入成年期的青少年采取的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支持和控制,几乎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父母如同直升机般盘旋在孩子上空,随时准备替他们做决定和承担责任。



大部分教养模型包括三个要素:支持、行为控制、自主权。按照这些要素,直升机教养属于高温暖(高支持)、高控制、低自主权的教养方式。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反应迅速(高温暖),但控制欲强(高控制),给予孩子的自主权极低。


过度教养不仅仅体现在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如身高体重,而忽视心理和性格的发展;也体现在过度关注某项技能,忽视多方面的发展;甚至体现在关注未来成就,而忽视当下的快乐童年。


哪些因素会让父母选择直升机教养?


调节焦点理论指出,个体在应对挑战和追求目标时会采取两种主要的心理调节焦点:防御焦点和提升焦点。防御焦点的个体更倾向于关注如何预防风险和规避损失,而提升焦点的个体则更注重进步、发展和成就。



在家庭中,父母的焦点会影响子女的教养方式。重视预防焦点的父母可能采取直升机式教养,过度干预子女生活,试图避免困难和失败。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代际间的相互依赖,可能导致直升机式教养的普遍存在,父母往往通过控制和指导来影响子女的行为和价值观,强调顺从父母意愿和尊重长辈。


直升机式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学业适应和人际交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学业方面,直升机教养与学业拖延紧密相关,削弱了子女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主动性,导致学业适应能力较差,面临情绪问题和决策困难。在人际交往方面,直升机教养的子女表现出更高的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性,难以信任同伴,与父母交流欠缺,共情能力受限。


我曾看过一个心理访谈节目,小孩为了反抗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呆在家不上学。主持人想要劝解他,问:《西游记》里有个情节,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给他画了一个圈,你觉得这是保护还是控制呢?小孩想了下说:是控制,如果是保护,那应该画一个更大的圈。



最后以《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