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个星期又到新年了,走亲访友的时候大概你又会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一句夸赞:“哟,今年又变帅/靓了”“高材生回来啦,我家那个(小孩)得向你学习呢”……你知道这只是客套的问候,所以“哈哈哪里哪里”一声也算礼貌回复,因为你深知回到高手如云的大学,校外那些夸赞似乎失去了可以骄傲的色彩。然而,即使是面对来自同龄人的赞美,“你这个项目做的好好呀”“你今天打扮的真好看”“你怎么懂那么多,好厉害啊”,你真的会发自内心感到开心吗?你会不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小编我会。
面对和回应他人赞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取得某些成就或者换了个新发型/新造型时,面对他人的赞美(先不管这一赞美是否出于社交礼貌或者另有其意)时,我往往会在“谬赞”和“谢谢”中犹豫好一会儿,最终选择说声干巴巴的“没有啦”使得空气尴尬凝固,事后恨不得重新来过,能够在“事故”发生前在资源丰富的网络上学习一下“高情商回复赞美技巧”后再机智应对。但是,生活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重开的想法不切实际,只能继续往前走。
我们根据成长过程中后天习得的经验知道怎么面对批评,有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的是不屑一顾甚至有些不爽;有的是无论对错,全盘接纳,奴性极强地来一个对自己的大怀疑。但是我们不一定懂得如何面对他人称赞。赞美分为太多种了,针对外在的如颜值、身材、穿搭、发型,内在的如待人接物方式、为人处世智慧,隐形的如学历、工作实力、知识储备等,应用于不同场合,出于不同目的。不同的人面对赞美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不知所措并下意识否定,“没有没有,不是不是,我都是瞎整的”;有的人深感不安,怀疑对方是否是在阴阳怪气,“都是运气好,我没那么好,还是你厉害”……感觉总要说点谦虚的话踩低自己抬高对方才显得自己和善谦虚不具威胁;有的人则是洋洋得意、眉飞色舞地开始回忆过往光辉事迹;还有的人是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谨慎谦虚已成习惯,别人认为厉害的事情在他们那里不算什么、不值得称赞。面对赞美,屏幕前的你是哪一种呢?
面对赞美的反应不同折射出个人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对于自身闪光点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一被他人夸赞就马上否定自己的人往往对自己不太自信、不太认可。而自信且自我接受度高的人,面对他人认可或否定很平静。这就是“独立性”,即对自己的认知不完全建立在他人对己的态度上。
如何面对他人赞美呢?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如何面对自我的问题。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中第四层是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受,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若这一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可能会过于在意他人看法、评价及正向反馈(即赞美),或通过积极行动获得他人认同,或倾其一生向外人“证明”自己从而忽略内心真正所想所欲及真实的自我,活在“他人”的“地狱”之中。这也就是没有很好地面对自我、过于把自我价值的标准放在外在的赞美上。但是如果我们可以觉知到这一现象,那就会如同某心理博主所说的,“觉知是容器,觉知是光,一旦觉知之光照进心灵,黑暗不仅无所遁形,而且黑暗中的动力还可以变成光明之物”。
我们因为被赞美而感到不安怀疑/骄傲自满/不悲不喜这个心理过程,我们察觉到了,这就是觉知。在觉知到自己的一些东西后,变化自然会开始发生。正如觉知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童年经历对于现在的自己的影响后,我们会去关注、去改善。同样,因为最初对于赞美的觉知,才有后来的改善,才有迅速的变化。当这个被认可被尊重的需求不仅是依靠外在的评价来满足,还更多地依赖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时,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才有更多的内生动力去实现、去突破、去发挥潜力,使自己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
回到更为“入世”的方法论上,太多的网络资源标榜着“高情商处世技巧”,教各位如何面对同学/上司/老师/同事的赞美并回赞,以经营更融洽的人际关系,但其实底层逻辑也就是把对方放在心上,在面对赞美时保持谦虚、反思自我,不用骄傲的光芒刺激他人,擦亮眼睛发现他人之美,让内在力量心连心地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