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中,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小凡:“上学期的绩点排名出来了,我特别郁闷。”
小怜:“你排名多少呀?我记得你各科都考得不错呀。”
小凡:“排咱班第9名。我当时也以为我考得还行,现在一看排名,还是保不上研。我打算找班上了…”
小怜:……
对大多数的我们而言,日常生活中都在承担小怜的角色…用流行语来讲,小凡无疑是在“凡尔赛”,而小怜们,听到这样的表述之后很多都会产生些负面情绪:“他成绩都这么好了,怎么还说自己不行呀,我考的比他低多了,他都这样了,那我…”小怜们往往会感到被“凡尔赛”后的不愉快,以及紧随而来的“被输出”的焦虑,甚至发展成对自我的怀疑和自信的失位,让自己陷入内耗之中。
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发生在我们和一些关系亲密的朋辈之间,并且正因为我们与“制造焦虑者”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所以在感到“被散播焦虑”的不愉快之后会因为我们之间的朋友或同学关系而感到纠结,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去责怪对方,是否应该直接地表达自己的不满,结果陷入更深的内耗。
可对于“小凡”来说,他们似乎也有苦衷:他们需要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需要一些安慰和支持来面对挫折,所以他们选择与亲友诉说;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表达会在无意中对“小怜”造成伤害。就这样,“小凡”成为了一个无心的“焦虑制造者”。
这样不对等的交流,势必会造成一种双向性的焦虑。“小怜”的负面感受和焦虑自不必说,而从“焦虑制造者”(“小凡”)的角度出发,他所需要的安慰和支持在这种不对等的交流中往往也无法得到,也无法被感同身受,他自身所存在的焦虑仍然存在,甚至在情绪削减之后,也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凡尔赛”的行为是否引起了朋友的不悦,从而产生了新的内耗与焦虑。
随着我们所经历和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多,这种“双向性焦虑”越来越常见,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小怜”,也可能成为“小凡”。想要减少这种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先要全面地认识它。
首先,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期待是不同的,每个人在同一个评价体系里对于自我的定位也是不同的,同一件事能够刺激不同人产生焦虑情绪的层级也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将自己的期待、定位、以及伴生的焦虑情绪对他人进行输出,尤其是对于在同一评价体系中处境不如自己的朋辈,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对于自我的期待、定位、以及焦虑情绪的产生。可能这些朋辈对于他们目前的学习成绩、工作机会、生活状况是相对满意的,但是因为看似状况更好的“小凡”都在焦虑,他们也会被传染、激发出新的焦虑。“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认为,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所引发的不安,而这个价值则被个人视为是他存在的根本。“小怜”之所以会被“小凡”无心制造的焦虑所影响,就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对于现状的“满意”被质疑,不再处于精神上的自足的“舒适圈”,而是感觉到了威胁(即“被卷”),焦虑也就由此而生。
其次,社会文化背景与价值观的缺失也是人们极易在这种情况中被焦虑传染的原因。焦虑与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实来看,学业、就业、甚至学生工作的压力确实在迫使当代青年不得不走向“卷”的道路,“内卷”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进了当代青年人的血液里。“内卷”所代表的这种过激的心理竞争机制会放大我们对于失败与落后的焦虑感,“小凡”的“凡尔赛行为”就是让“小怜”产生了由自我满足到自我不满的转变,从而产生了焦虑。罗洛·梅认为,当价值观丧失时,人们就会感到空虚,产生焦虑。而价值观丧失的一大表现就是最大限度地谋求利益,从众的心理现象大量出现。人们之所以会轻易地被别人的话语所影响,由自我满足转变为自我不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不牢固的,甚至是缺失的,个人的价值观往往也是从众的。因为价值观的缺位,所以总是被外界的话语影响,总是轻易地改变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与自我的期待,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被迫改变中丧失了对于外部世界的信任,更加丧失了对于自我的信任,不再拥有建构自我存在方式的主体性,所以我们才总感到自己在被别人狠狠地“卷”。
如果你不幸地被身边人“凡尔赛”或是无心地在亲密的友人面前“凡尔赛”了,不妨试试这几个调整心态的方法:
从“小怜”的角度出发,首先应当接纳自己的情绪。当被无意间地输出了焦虑后,我们应当认清并接纳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对于对方“凡尔赛”的不爽与不愉快,还是被“凡尔赛”后引发的焦虑与担忧,亦或是对于对方的羡慕嫉妒恨,都应当允许自己出现这些看似负面的情绪与心理,而不是用过于严苛的道德要求指责自己产生的“阴暗”情绪。直接地表达自己对于“小凡”这样行为的不满或其他感受,用理智与平和的态度将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这样反而更有利于关系的推进。另外,“小怜”也需要建构并加固自身的价值观,只有自身的价值观能被自己坚持与认同,我们才能避免一次次地被他人轻易地影响,一次次地经历不安的焦虑,从而始终坚持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地行走与探索。
正如前文所说,“小凡”做出“凡尔赛”的举动实际上是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需要他人的倾听与安慰,这样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小凡”该如何在避免制造焦虑的情况下也能寻求到自身情感的慰藉呢?寻找适洽的倾诉对象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人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或许本能地会希望寻找“弱者”来抚慰自尊,同时也能获取安慰与鼓励,但这无疑是一种道德理想。寻找一个和自己在某一方面同层次、同水平的朋辈来倾诉,或许更能被人感同身受,收获到有效的建议,也不会让对方感到不愉快的情绪。若能够倾听自己的对象与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差距,那也应当尽量避免寻求建议,避免焦虑情绪的传播,而是从情绪方面进行调解,可以约对方一起吃饭、旅游、散心,在对方的陪伴中放松情绪,接纳自己的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难免碰到“凡尔赛”的现象,更加使人内耗的是熟人在自己面前“凡尔赛”。其实他们大多数时候并非有意,如何应对这种无意中被制造的焦虑,是我们减少内耗的重要关卡,同时也是一种自洽心态的训练。我们争取不做令人焦虑的“小凡”,但也应当允许“小凡”的出现,更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别人“卷不到”的“小怜”。
参考资料:
《焦虑心理学》,董心洁,古吴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