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危!你被算法“算计”了

发布日期:2024-07-18    作者:黄钰彤/文 耿子涵/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在信息订制化、传播智能化的时代,算法推荐已然成为信息平台、搜索引擎、社交软件等几乎所有软件的标配,当下热门的商业媒体平台无一不运用了算法推荐技术。随着算法推荐技术在商业媒体平台中获得巨大成功,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生活已经发生了这些改变:


和朋友聊天时不经意间提到的商品,转眼就会出现在购物平台的推荐栏里,让你忍不住激情下单;

每次打开短视频APP,刷到的都是各种合你口味的内容,你看得津津有味,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

无论你的观点是什么样子的,你总能轻易地在网络中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这让你对自己的判断愈发深信不疑;

……


到底是算法推荐太懂你,还是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算计”了呢?


早在2017年,人民网就曾三评算法推荐,指出“算法也有价值观”,认为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算法推荐有可能导致用户受困于“信息茧房”,要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等问题。当用户们习惯并沉迷于算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其操纵,落入算法的陷阱:



过滤主流价值话语

 制造“信息茧房”


算法推荐看似迎合了受众的口味,但并没有让受众真正体验到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只是受困于非主流价值的“信息茧房”之中。主流价值话语往往具有严肃、厚重的特点,用户可能会在各种心理的驱使下对非主流内容产生偏好。算法推荐通过对个体用户的数据画像,推送迎合用户偏好的信息。长此以往,用户接收的信息不断被窄化,用户的喜好和偏见不断被固化,群体认知差异不断扩大,社会认知方面的“个性化”加剧,“共性化”倾向却被消解。这样引发的“信息茧房”会让不同主体间产生信息鸿沟,一旦主流价值话语被算法过滤掉,受众就只能接触到非主流价值话语内容且毫无察觉,这会让人的价值信仰萎缩,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御反智识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下降。


276E6


诱发群体极化

加剧价值分化


在算法推荐场域中,人们不断接收到与自己兴趣和价值观念相吻合的内容,这会在主观上使用户不断获得认同感,但其实这些内容仅是能强化既有观点、固化既有认知的来自网络世界的“回音”而已。然而,随着回音不断出现,人们不断接触与自己价值偏好同质化的信息,就会逐渐增强认同,并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回环空间。在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格局下,用户们原本分散、隐蔽的非主流、个人化的信息产品需求逐渐显露,原本被忽视的海量的“长尾需求”得以高度适配,这会不断强化用户既有的价值观念认同,最终诱发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1EE90


娱乐化、碎片化传播

影响思维方式


由于算法推荐实现了对于海量信息价值的重新评估和有效适配,信息价值不再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信息的重要性也不再有绝对的高低之分。相较于相对正统、严肃的主流价值信息产品,无关公共事务和知识增益的信息产品因其通俗性、趣味性而更易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因此在商业媒体平台上,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消费主义、泛娱乐化等,各类震惊体、标题党新闻层出不穷,更有乱象丛生的网络直播屡屡突破内容传播底线。传统主流话语表达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严谨性受到冲击,其中蕴含的责任、理想等价值理性被一味迎合用户偏好的碎片化信息所消解,这也导致了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趋向浅表化,更容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所误导,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53F1D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细思极恐?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算法,我们想要不被算法“算计”,就需要保持自信和独立思考,理性看待推荐内容。可以通过学习了解算法的存在和工作原理,保持对推荐内容的审慎和理性,审慎地对待个性化推荐的商品和广告,理性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和财务压力。在使用商业媒体时,可以主动寻找和接触不同观点的信息源,打破信息过滤气泡,拓展认知边界。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控制刷屏行为,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算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至于成为算法的囚徒。


参考文献:

[1]管秀雪.算法推荐赋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风险及应对[J].学习论坛,2022(06):69-75.

[2]廖觅燕,方佳明,杨晶晶,等.应对行为视角下算法推荐内容相似性对APP持续使用的影响 [J/OL]. 南开管理评论:1-24[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