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越蔚蓝
越怕抬头看
电影越圆满
就越觉得伤感
有越多的时间
就越觉得不安
因为我总是孤单
过着孤单的日子
不知你是否体会过《一辈子的孤单》中所唱的孤单感:不是没朋友,但依旧会时不时感到孤单;不是没人爱我,只是我还是会孤单;在学校挺好的,只是在置身人声鼎沸时,在匆匆忙忙地路过人群时,还是会感觉自己好“可怜”,而这样的“自怜”又不免让自己唾弃……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孤单?孤单这样的情绪如果没有或者消失了,我们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的“破防瞬间”和深夜emo了?对于这些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
谈到孤单,我们似乎总是不愿承认,仿佛承认了就表示“是的,我没有朋友跟我玩”“我不合群”或“我就是网抑云”,但其实孤单并不可耻,并不只有你会感到孤单,在当代社会,孤单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孤单?从进化学角度看,在远古时期,如果与同族裔的人或家人朋友在一起,人类可以相互照顾彼此从而提高生存率,此时我们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但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被敌人袭击的概率就大大增加,此时我们的神经进入了应激状态,类似于现在的晚上睡不好觉、对周围环境容易感到焦虑紧张等,这是因为这时的我们需要高度集中精神来保护自己。所以“孤单”其实是一位好朋友,不应该是被嫌弃、感到羞耻的情绪。
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虽然过的已经不是原始人的生活了,但如果孤单情绪持续久了,精神依旧会进入高度警惕、高度敌意的状态,形成恶性循环:最开始陷入孤单的状态→高度神经紧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神经分泌系统刺激身体的应急反应→分泌皮质醇(一种和压力有关的激素分泌)→影响血糖血压→整个生理状态改变→更加易怒敏感→将释放友好交往信号的人当做敌人/精神衰弱、睡眠变浅/开始觉得好像所有人都讨厌自己/开始特别在意他人看法→陷入更大的孤单,情绪更加紧绷。如果不想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束缚自己手脚,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和朋友社交,这样我们就会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的状态:就算别人对我有敌意,他们也伤害不到我;就算我上课回答错问题,我也不会多羞,和朋友哈哈大笑一下就过去了。
孤单这种情绪的作用就是在提醒我们该去社交了,该去寻找信任的人。只是现在我们很多人失去了与自己的联系,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孤单,反而会觉得自己可能是抑郁或者焦虑了,并且也不知道自己抑郁或焦虑的情绪从何而来,只是一味地用让自己能快速开心的东西“转移注意力”,而没有真正向内窥视自己、真正与自己产生心灵的连接。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总结说,人如果过多压抑了自我情感,只在认知和理解上与自己保持联系,压抑自我的感受和欲望,把“应该”或“必须”当成自己的愿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或埋没自己的潜力,这些都被称为“心理孤离”。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工作中,重复感、机械感让我们丧失了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本心和意义,盲从是最好、最省事的捷径。但这难免使我们成为我们心灵上的陌生人,我们与内省的需求、深层的体验失去连接,我们的内心空洞,对待生活毫无热情。但自我和心灵的孤离却很少被归类为孤单感,而更多被形容为麻木。但真的如此吗?那为什么我们感到孤单感时总会涌上荒谬、空虚的想法,陷入俗称“思考人生”的哲学状态?其实这恰恰是因为麻木的背后是“心理孤离”,它提醒着我们该正视内心情感与理性、真实诉求和自我要求之间的分离,而不是再一昧沉迷奶头乐。
尼采有句名言:当你经过七重的孤单,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我们的世界也由此而生。这让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刷到的所谓的“国际孤独等级表”。先不论国际认可度多高,从评论区一水的“我只能到达第几级”“第x级后我实在受不了”的言论,不难窥到此表受欢迎背后的深意:孤单确实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它不仅是心理状态,还是一个社会现象。
当然,每个人对于孤单的体验不同,有的人享受、擅长孤单,有的人害怕、厌恶孤单,所以不同的人对于该表中的层级忍受程度不同。并且,孤单不完全等同于独处,孤单是一种情绪状态,长此以往对身体和社交层面都有害,而适量的独处有益(与自我产生连结)。
心理学家罗伯特·韦斯在《孤独:一种情感体验和社交孤立》中区分了两种原因:情感隔离与社交隔离。情感隔离是指一个人缺少深厚的人际关系,缺少心灵上的沟通;而社交隔离顾名思义则是缺少社交网络,无人陪伴的孤单。前者更为隐秘、深层,多偏向于人生反思,故也称“孤独”,而表中对一个人行动的指向不难让我们看出是后者。那面对社交隔离造成的、更为表层的孤独/孤单,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01
积极寻求帮助,比如社交。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追踪研究,通过连续75年追踪一群人的生活,来探寻到底是什么导致一个人成功或者幸福快乐。结果发现,关键因素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基因、外形或家庭背景等等,而是作为人的我们和其他人(家人、爱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关系。正如前文提到的,孤单时产生的高度紧张和敏感会让我们产生“我的现状都是因为自己不讨人喜欢”的惯性思维,所以需要我们积极勇敢地走出为自己圈出的牢房,与他人产生进一步联络。
02
如果无人倾听,那么养成主动分享和倾诉的习惯。正如周国平在《人与永恒》里写道的,“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到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孤单的存在”。所以如果现实中无人理解与倾听,不必强求,不如将一些想法、小心思、无处述说的小秘密、情绪与烦恼,写在日记里、倾倒到心灵树洞中。当你写下内心所想时,也是花费心思重新审视自我、连接自我的一次体验,在不知不觉中,你的孤单感将会得到消耗、缓解。
03
帮助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会给我们目标感、能力感和意义感,助人的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契机,扩大活动圈子,学会信任他人,从而变得更加开放、真诚,更容易和他人建立纽带、产生友谊。
04
不要拿别人的高光时刻与自己的日常平淡生活做对比。科技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可以是点个赞就可以表示“已阅”的皇上。但无论是朋友圈、微博,还是B站和其他平台,这些形形色色的“数字形象”其实只是对方想让我们看见的高光时刻。如果只把那些当做“外边精彩世界”全部,不免觉得自己的生活枯燥乏味,产生自怜自艾心情,加剧孤单感。所以停止这样做对比也是远离孤单的开始。
其实无论孤独与否,都是人生的选择。但人在享受孤独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孤独感是否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情绪?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冯丹彤,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