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考研没上岸,我的未来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3-02-27    作者:孙浩令/文,徐​菲/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过去的一年,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是相当难的一年。难在与往年类似的庞大竞争群体,难在比往年更甚的备考压力,更难在疫情变化对备考节奏和考试状态的打乱。在初试尘埃落定的现在,无论结果如何,欣喜亦或失望,都值得所有考研人对这一年的自己道一声辛苦,拥抱那个艰难走完全程的自己。

 

因为这份艰难,面对成绩单时翻涌的情绪也变得更加浓烈和复杂:

 

“我都这么努力了,就这?”

“这成绩肯定有问题,我应该比***考得高才对!”

“父母全力支持了一年,拿这个成绩,我要怎么交代?”

“我如果更努力一点就好了,我就不该……”

“别人都找到工作了,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我该怎么办?”

……


 

失落、难过、不甘、怀疑、内疚、后悔、自责、迷茫、怨恨、着急……这几天纷繁复杂的情绪可能已经把你淹没,让你觉得未来黯淡无光,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你可能在期待一个能够一键消除问题的魔法棒,如果不是这样,好像都是没有用的,无论是安慰、陪伴,还是建议、信息,只要不能“解决”问题,就都是无效的。

 

但是你知道吗?情绪的处理是需要时间的。就好像充满烟气的屋子,出烟口再大,把烟气全部散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的情绪也是这样,无论你采用什么情绪宣泄的方式,让自己从一个有情绪的状态恢复到之前的平静状态,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在成绩出来几天后跟你探讨这个问题的原因。所以如果你还被情绪裹挟着,请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这些为你“说话”的情绪有消散的空间(明天的推文中也会和你分享更多关于这部分的内容)。

 

而在情绪“上头”的时候,是不适合做出决定的,也不适合在这种时候给自己贴标签,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对你自己、对你的未来所下的任何“判决”都是不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心智化”,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平常状态下,我们都是有心智化能力的,能够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在情绪高唤起的情况下,我们就处在了心智化受到抑制的状态,可能会认为自己心里面想的就是真实存在的(心灵等价);可能会表现出对真正存在的问题的忽视,看起来好像很努力但是没有任何进步(假装模式);也可能觉得只有有结果的行动才是真实的,其他都不是真实的(目的论模式)。在这些情况下产生的想法自然也不是客观的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要相信你给自己下的任何判决,虽然这个判决是由你自己来下的。你要做的,是去收集信息,去“认识”外面真实的世界,不要让自己的幻想把自己打倒。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开始觉得“自己完了”的时候,你所想到的是不是更加完了的未来;当你开始觉得找工作很难的时候,你所看到和听到的是不是也都是越来越难、自己没希望的未来?且不说这里面因为注意力狭窄和有条件地信息采择而造成的信息差,这种负面思维本身就会让你陷入恶性循环。想象的空间是无止境的,它在给你带来无限创造力的同时,也会让你陷入无尽头的恐惧。所以停止在宿舍一个人的自我想象吧,出门和同学聊一聊,和辅导员聊一聊,和这个真实的世界聊一聊。

 

最后我一定要告诉你的是,你应该对自己都有信心。考研只是一场考试,它不是对你人生的否决,也不是对你能力的否定,它是你毅力和耐力的证明,而这些都是你在找工作、在未来奋斗的软实力。只要是考试,就充满了个人无法控制的变数,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结果,但你在这个过程中所磨砺的却会是你最有竞争力的内在资源:长时间专注地做一件事、坚持不懈地啃一块硬骨头、在喧嚣中依然沉着的内心……更不用说你在备考的过程中所扎实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这些都会是你寻找未来的利器。

 

我在文章的题目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到这里你是否有了些许的答案。学校、辅导员会告诉你奔向未来的具体信息,而我更想通过这个过程让你重新找回考研前那个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己。

 

最后的最后,用往年送给考研人的一段话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希望我们都能在不一样的2023年迎来不一样的自己和生活!


如果我们的一生是一幅画,那现在的你不过刚刚开始打底,画轴才刚刚打开,你手里这支人生的画笔还有无限的可能性,更大的世界在等待着你,“世界不曾偏爱哪一个不劳而获的人,亦不曾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你要相信,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就还没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