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以影知心 | 搏击俱乐部

发布日期:2022-10-20    作者:文章 | 谭晨妍 插图 | 李松蔓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人类简史》里有一段让我记忆犹新,大概就是很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大企业,努力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喜欢的事业。但等他们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实现财务自由,反而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要还房贷车贷,要付子女学费,要养在高级住宅区的豪宅豪车。那这时候他们会放弃吗?当然不会,他们会在压力下继续加倍努力,然后继续把自己累着。

你是否对生活也有同样的感觉?好像一直在闯一套接一套的所谓人生关卡?那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关卡本来就存在吗?是人为还是自然所作?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但或许从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搏击俱乐部》中可以寻得一二。


 

 

作为一个大汽车公司职员的杰克患有严重失眠症,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杰克遇上了玩世不恭、叛逆暴烈的痞子泰勒,并因为自家公寓被他人利用自制炸药导致失火而住进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带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俱乐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国性的地下组织,成员越来越疯狂,到处打架滋事、大肆破坏。杰克对于其和泰勒愈发疯狂的行为变得无法忍受,在一次争执后,他离开了。然而离开后的杰克却发现,他走到哪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于是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其实杰克就是泰勒,泰勒就是杰克。作为一部悬疑剧情片,它的内核又不同于现在看来老套路的、猎奇的人格分裂”“人格融合,其解读角度很多:消费主义、虚无和存在、反资本主义、社会病……给人感觉有一股很浓厚的讽刺解构意味。哲学层面的解读在这里不再展开,感兴趣的可自行观看;里面的一些价值观和所谓暴力美学也不是本文想宣扬的。虽然小编第一次看时有点地铁老人手机的茫然感,网络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取其精华,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它的价值所在,正如生活中的每个负面事件一样。

1EDDA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更像是自我的寻找和蜕变。反复的虚无使现代人精神无地着落,用金钱买来漂亮的家具将空旷的房间填满,自己却仍是一个空壳,依旧不知道我是谁,家具无法定义住只好通过寻找某些刺激找回活着的实感——在原始暴力中感受酣畅淋漓的疼痛、癫狂,感受到存在——主角通过人格分裂来执行自我寻找、自我反思,最终他找到自我了吗,大概是找到了:You met me at a very strange time in my life

在电影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出本我、自我、超我的影子,女主担当玛拉代表了遵从原始欲望的化身,泰勒是本我的实现,超我是阻碍混沌行动、明晓道德规矩的杰克,最后的融合似乎定义了新的自我,所以You met me

24474


我们身上也多多少少有着杰克的影子,从小接受文明社会的各种教育、习俗、思想的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工作、恋爱结婚、生育养老,走着走着好像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存在为何。我们大多数人大概不会也不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实现戏剧性地重生,但电影中男主的成长历程(执行、跳离、忍耐、蜕变)大概可以为我们自我寻找的路径提供另一种提醒: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地位没有目标,我们没有世界大战,没有大萧条,我们的大战是心灵之战,我们的大萧条是我们的生活

这部电影可能不会很直观地带来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点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怎么做,然而它似乎又值得一看,因为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观察思考,结合我们清晰了解的自身,我们才能得到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参悟。希望我们都能在觅觅寻找路上得到真实感,哪怕它可能有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