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次跟大家探讨的爱心的奥秘吗?上次我们一起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看了爱心的重要价值,这次我们来看两项科学研究。
一个是曾在世界著名的《心身医学》杂志上发表过的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了20对夫妻(或情侣)。研究过程听起来有点残忍,请不要介意。在研究中,每个丈夫(男友)都被要求接受痛苦的电击,与此同时妻子(女友)则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大脑扫描,以此测量血流量的变化,以及大脑中相关的神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女性可以抓住男性的手臂支持他;但有时,她们只能被迫在一旁观看伴侣受到打击,而无法提供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当这些女性能够帮助她们的男友时,大脑中有关奖励的区域就会被激活,包括腹侧纹状体。而在没有提供帮助支持的情况下,这些区域显示活动减少。研究者说:“这些地区之一的腹侧纹状体,通常是积极响应简单的奖励,如得到巧克力、性和金钱。”从这个实验我们能够看出,在帮助别人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
另外的一项研究基于口头报告,研究表明:当人在帮助别人时,所获得的愉悦感、有价值感、满足感要大于接受帮助的人,且持续时间更长。
想想看,这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你能经常感觉到帮助别人是愉悦的,自己是有价值,那么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更有信心、更真诚地向别人表达。根据已知的罗森塔尔效应,别人也更容易向你伸出援手。这就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那句谚语:“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有同学可能想问: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呢?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塞浦路斯的国王,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一次,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雕塑完成之后,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最后,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盖拉蒂变成了真人,成为了皮格马利翁的的妻子。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而罗森塔尔的研究验证了这一效应。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对这所学校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为什么随便挑选出来的孩子会有这么好的表现呢?这是因为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都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最终使期望成为现实。
这一效应不仅被教育界所普遍认可,同时它也可以运用于人际领域。当我们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别人时,别人也更可能以积极的方式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