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师说】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布日期:2019-04-08    作者:孙浩令    编辑:田沐鑫    浏览次数:


“**,给你弟弟/妹妹传授一下经验,告诉他/她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这是每次回家亲戚会问我的问题。

“老师,我已经是大二/大三/大四了,可是我仍然不知道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对我自己现在的状态也很不满意。”——这是我在咨询室里经常听到的问题。

“大学生如何充实大学生活?”“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有意义?”“如何拥有开挂的大学生活?”——这是知乎上经常被询问的问题。

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问题可能从我们进入大学之前就在被一直提及;进入大学之后,更是有数不清的来自辅导员、学长学姐、老师教授的专题讲座、经验分享、谆谆教导来告诉我们大学应该怎样度过。可是,说得很多并不意味着我们能知道问题的答案;有时候,过载的信息反而成为困惑的来源。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来看我们进入大学的目的。说得好听一点,我们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提升自己的能力;说得实际一点,我们是为了有一个更高的学历,未来可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拘从哪个方面来看,知识和能力都是我们在大学里需要获得的两个主要方面。

这里说的“知识”,不仅仅指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行业专业知识,还包括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更包括除了专业知识外的对其他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其他学科的信息、生活常识、人文素养等。“能力”涉及的范围就更大了:让很多人头疼的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团队的领导能力、只有1%的比例却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创新能力、在繁重的任务中“生存”下去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等等等。

这么多的内容,我们都要获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然人人都可以登上“榜样的力量”领奖台了。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凡人”,不可能做到把全部内容都收入囊中。所以,这就涉及到“正确”打开大学生活的第二个问题:选择和取舍。

如果你想一把抓、全部拿,那最后会面临的结果是样样都涉及、面面都不精,不仅如此,还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挫败感(Again,神级人物除外):参加比赛比不过其他人,学习成绩比不过其他人,学生会竞选比不过其他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精力里实现结果的最大化就只能选择一部分、舍弃一部分。

所以,问一下你自己,你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生活安稳物质要求随意的?位居高位走在其他人前面的?走一步看一步佛系生活的?如果你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那我们拉近一点,大学毕业之后你想要做什么?读研?工作?创业?你对未来的选择会影响你现在的取舍,同样,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你未来的方向。

如果你决定读研、甚至将来想从事专门的科研工作,那么学习应当是你在大学四年的重中之重:掌握专业知识,涉猎交叉学科内容,培养科研思维,开始科研实践。与读研关系没有那么密切的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就是次要了,有精力兼顾则兼顾,没精力覆盖则放弃。当然,如果你是神级人物那另说,不然社团、学生会就只是你调剂生活、拓宽人际圈、培养学习之外能力的辅助品了。

如果你决定工作,那么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压力管理能力等就是你在大学四年着重要培养的了:在社团/学生会组织大小型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在单位真枪实弹实习的经历等等。相较之下,学习上争第一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不重要,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会看你的在校成绩,隐含的一个假设是:如果你作为一个学生,连学生的基本任务都无法完成,那我怎么能相信你能胜任工作呢?另一方面,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不仅是你未来从事具体工作的基石,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更是对你以后完成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学生活有“正确”的打开方式吗?有!学习、社团、学生会、科研、社会实践……大学生活有“准确”的打开方式吗?没有!它必须结合每个人的需要、追求、甚至能力而量身定做、私人订制。

所以,不要一直盯着别人的大学生活,不要一直羡慕别人的成绩单,做好取舍,尽力而为,你也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