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共读 | 第一期:《乌合之众》

发布日期:2021-03-11    作者:分享者:徐颖、孙浩令 图:栾雅喆    编辑:袁辉    浏览次数:

独处时的你和群体中的你为何不一样?

我们都是乌合之众,却无法深刻地了解自己。

 

28ED7


01 摘录

历史告诉我们,当文明得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时,它的最终解体总是靠无意识的野蛮群体来完成的。

 

02 摘录

人们从来不是按纯粹理性的教导来采取行动的。

 

03 摘录

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换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后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自觉的个性的消除,以及感情和思想转换到同一个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呈现出的第一特征,但这不一定总是要求一些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

 

04 摘录

一个心理群体所呈现出的最惊人的特点如下: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无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无论相同或是不同,一旦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他们就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得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独自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

 

05 摘录

有些不同的原因,对这些群体所特有、孤立的个人并不具备的特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个因素,即便仅仅只是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得他敢于发泄出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控制的。他很难约束自己不产生这样的念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需要承担责任。这样,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第二个因素是传染的现象,也对群体的特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决定着它所接受的趋向。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其个人利益。决定群体特点的第三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容易接受暗示的表现,同孤立的个人所表现出的特点截然相反,也是相互传染所造成的结果。

 

06 摘录

群体在智商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为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取决于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备什么性质。

 

07 摘录

一些可以轻易在群体中流传的神话,之所以能够产生,不仅是因为群体极端轻信,也是事情在人群的想象中经过了奇妙曲解之后造成的结果。

 

08 摘录

群体中的某个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眼前发生的事情,遭到歪曲真相,被与他无关的幻想索取代群体中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需要人数众多,只需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群体。第一个目击者本人就是幻觉的牺牲品,他的证词就足以对其他目击者产生影响。暗示的起点一般都是某个人多少有些不清晰的记忆所产生的幻觉,在这一切最初的患者得到肯定之后,就会引发相互传染。由此产生了同感,会变成一个肯定过程的核心,他会征服理解力掐灭一切判断力,观察者这时看到的不是客体本身,而是他头脑中产生的幻觉。

 

09 摘录

一种观念,价值究竟有多大,并不在于其固有价值如何,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影响。

 

10 摘录

影响群众想象力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以及影响注意的方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很大的乐趣在于观点的分享与碰撞。从本周起,我们将与你分享大家对于同一本书的感悟和思考,他们有的来自乐读心理实验室,有的来自《遇见新我》的课堂,如果你也有想要表达的,也欢迎你加入进来。

 

【在群体中不失自我】

勒庞在此书中,从头到尾表现出一种对重要问题的敏感性,从社会服从到过度服从,从趣味单一到群众反叛,从大众文化到逃避自由,以及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社会行为中的无意识等等,书中言及19世纪的群众性行为,却不禁让人感觉熟悉,很多时候,我们现在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过去事情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读此书,感觉到了勒庞无意之间表露出的无奈,更是感受到了人在社会行为中自己过去没有留心的某些方面,令人深省。

显而易见的是,勒庞在书中充分地表达了他对群体的悲观态度。勒庞指出了群体感情的易变、爱与恨的犹疑不定以及它的仇视态度,并通过观察各种群众性运动,指出群众缺乏感情约束,没有中庸与三思而后行的能力……对于勒庞书中有些偏激的论证,我们也应该理性思考,对于书中的某些观点,也不可盲目推崇,但是抛去它的不足之处,我们更应看到此书对大众心理细致入微的剖析,看到此书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初读此句,在怀疑勒庞是否把人的理性过于看低;反省之余,不禁想到一起又一起的网络暴力事件。从铜须事件到成都的女司机被打事件再到网络舆论将明星推至风口浪尖,人肉搜索、随意谩骂、暴力浮躁、不问真相……“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地放大并非仅仅是19世纪群众性特点,如今依旧存在,仿佛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一消失,人们便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仿佛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个体抛弃了是非,用智商去换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仿佛数量真的变成了正义……

我们从未想做造成雪崩的雪花,却在无意中导致了雪崩;我们自以为随声附和而已,却成为了帮凶;我们明明好心好意,却在一腔热血中失去判断,在慷慨激昂中成为已被利用的舆论利刀。

所以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书中这样说。

读完此书,虽然有对社会现象的些许思考,但更多的是对自我的反思。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极力回想自己是否曾成为群众中的盲目者,是否凭借着心中不知哪来的满腔热血去肆意评判,是否在理性与非理性的挣扎中选择了随声附和,是否在数量和正义中选择了所谓的归属感……有懊悔,有不安,有收获。

所以,当舆论再起,未知全貌,不予评论;当雪崩再现,做阳光很难,但我不是雪花。

 

分享者:管理学院徐颖

(下期分享人的心愿书单

 

43E2A

 

【群体狂欢时你可还能保持清醒】

于我而言,这是一本读的书,也是一本很能训练怎么读书的书。今天我想与你分享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4个最突出的感受。

批判地读书。如果说一本书是一个人的价值输出,那作者在群体问题上的价值大概是悲观和极致的,甚至我会觉得是偏激。也许是残酷的真相,也许是无望的悲鸣,但阅读的过程确确实实会让我无数次怀疑这些表述是否太过绝对、悲观和极端,似乎群体真的只是乌合之众。但这些表述又不只是单纯的个人观点输出,也有学科的专业性,包括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描述,确实能让读者更能理解这个概念的体现。所以,这本书让我体会非常深的一点就是以批判性的态度读书,不尽信,也不因为一点不同而全然不信。

宏观的视角。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很多是从出发的,从个体延伸到群体。而本书中对于群体的诸多描述,能够让人感觉到是完全跳出了个人的思维,在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看待群体的特征,这时候,群体内的差异性似乎相互抵消了,只剩下群体的共性;但它又是一个诸多个体拼凑成的整体,个体属于群体,又影响群体。书中关于群体表现的描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群体在智商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为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取决于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备什么性质。

真实的体现。作为一本社会心理学书籍,它所表述的群体的表现和特点非常群体,也很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看似不能理解的现象,无不在证明着书中对于群体特点的描述:冲突的时候,那个平时温文尔雅的人突然也成了施加暴力的群体的一员,因为即便仅仅只是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得他敢于发泄出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控制的。他很难约束自己不产生这样的念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需要承担责任。这样,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为什么会三人成虎,为什么一旦开始有人指责,就很快会有更多人加入到暴力的行径中,因为群体是容易接受暗示的,同孤立的个人所表现出的特点截然相反,也是相互传染所造成的结果。这些时候,人的独立性泯灭了,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如果沿着这个视角看,群体就真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了。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体也是一样,这也是我想与你分享的第四点感受。

独立的思考。如果你跟着作者的观点走了,甚至完全认同,觉得对,就是这样,群体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那你就是在用行动证明了作者对于群体描述的准确性:传染的威力如此强大,他不但能迫使一个人接受某些意见,而且能让他接受一些情感模式,被民众广泛接受的每一种观念,最后总能以其强大的力量在社会的最顶层站住脚,无论获胜的意见是多么明显的荒谬。而个体有时候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我们可以有独立的思考,作者的观点始终只是作者的观点,作为读者,我们有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力。在这个表达是如此容易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声者,也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坚持独立的思考,拥有自己的判断力,不人云亦云,这是一件非常难得却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也许第一次你只读了几页,也许现在的你觉得书中的观点与你迥然不同,但这未尝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有的书,适合现在;有的书,适合未来;有的书,适合当下解读;有的书,适合沉淀思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对这本书有些许的了解,也许将来等你想要寻找某些答案的时候,能够记起有这样一本书,叫做《乌合之众》。

 

分享者:孙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