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你是一个每天都无忧无虑的开心果:你总爱在朋友面前搞怪,是聚会中的幽默担当;你会因为一个短视频就捧腹大笑,难以自制;你甚至可以一个人干很多有趣的事情而不觉得无聊。但是,每当在深夜回忆这些快乐的时光时,你却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你会担忧和朋友的未来,也会焦虑自己沉浸在良莠不齐的娱乐世界无法自拔,你发现自己的快乐好像是空洞虚无的;你会感慨自己真是个悲春伤秋的人,每天其实没什么糟糕的事,但还是不自觉地陷入自卑、敏感的情绪。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听起来像是个矛盾的词,但却很好地描述了上述复杂的心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人格的核心是“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有些人虽然可以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但却总是习惯性地对事情保持谨慎、悲观的态度,通过预设最坏的结果来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从而减轻失败带来的打击。

“乐观的悲观主义”介于纯粹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拥有这类特质的人往往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但仍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活力:
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对结果保有悲观态度。总是会情不自禁地预想事情最坏的结果,但不会因为悲观而消极待事,而是逼迫自己在过程中做好万全地准备,借此来应对可能让自己措手不及的情况。
他们身上高敏感性与高韧性并存。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外界的变化,可以观察到事物表面下的复杂和身边人细微的变化。尽管已经隐约察觉到了世界的复杂,但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往往能以坚强的态度面对可能的困境,在谨慎中寻找幸福的机遇。
如何与“乐观的悲观主义”和解?
如果你隐约感觉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或者你身边有类似情况的朋友,别急着给自己或他们贴上“负能量”的标签,不妨尝试着去接纳这种复杂而又独特的性格。

01接受自己的悲观情绪
心理学告诉我们,悲观情绪并不一定带来负面的影响,它也是人类正常情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悲观情绪本身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分析问题,促使我们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更加勇敢、坚韧。不要将悲观或焦虑视作束缚自己的枷锁,试着去与悲观握手言和,允许自己以冷静、谨慎的态度对待问题。
02把握当下的每一刻
在不排斥悲观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允许自己发展积极的态度,享受快乐的时刻。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常常把注意力放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上,担心事情可能的走向,但这种焦虑有时反而会让我们忽视当下弥足珍贵时刻。不如学着专注当下,悲观的时候就沉着思考,乐观的时候就享受快乐,拥抱生活的每个时刻。人的发展规律就是身体有能量的时候就倾向于拥有积极的态度,身体感到疲惫时就容易陷入悲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专注于当下的每一种情绪。
03相信自己足够好
最后提醒一下,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者急着否定自己的性格。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虽然总是悲观,但却没有失去拥抱乐观的能力。有时是因为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但事实上,拥有沉着和韧性已经足够优秀。

“乐观的悲观主义”并不是什么矛盾的存在,而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它让我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既有现实的清醒,也有前进的果敢。我们或许时常背负着对未来的思考和担忧,偶尔陷入疲惫和无助,但我们从不缺乏积极生活的勇气,总能在每一个清晨迈步向前。悲观不是软弱,乐观也不是伪装,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生活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