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对于每个大学生和家庭来说,都是特别痛苦漫长的经历,二十年的辅导员生涯,我陪伴过很多家庭和学生,深知他们的痛苦。很多家长给我诉说休学在家的孩子就像一个“装睡”的人,总也叫不醒,哭诉着自己从晴天霹雳,到积极鼓励,到指责打骂,到绝望放弃的无奈与心酸。我深深感到,陪伴阶段如果父母知道如何做好第一步:正确接纳“装睡”,那么孩子整装待发的时间就会缩短,但如果方法不当,则可能会拉长孩子休学的时间,甚至导致二次休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装睡”的小明家,看看究竟能用什么方法来帮到他的爸爸妈妈。 小明休学后就在家过上了黑白颠倒的摆烂日子,狂睡、沉迷网络、把门反锁严禁家长进入自己的领地……妈妈:(敲门)“孩子别睡了,起来吃饭了!”小明:“烦死了,别吵!”爸爸:(敲门)“小明,别玩了,出来跟爸妈说说话!”小明:“滚,真讨厌!”爸爸:(生气)“真想揍死他!”妈妈:(哭泣)“孩子怎么突然这样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首先,接纳“退行”。小明的放飞自我真是让父母既生气又无奈,那么面对这种退行行为,家长究竟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无条件的接纳,父母此时一定要涵容自己的焦虑、挫败、羞耻、愤怒这样一些糟糕的感觉,不要急于试图唤醒一个“装睡”的人,这种无作用的唤醒只会更加激怒你,如果你发火了开始羞辱他,他就会说“你看因为你导致我心情更差,更没办法去上学”,就此大家陷入了一个无效讨论之中,这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导致你和孩子的关系更糟糕!
小明躺在床上不停用手机购物。爸爸:(生气)“你看看,你看看,天天不学习就算了,还天天乱花钱,我看他就是故意报复咱们的,不打是不行了!”妈妈:“唉……”,(敲门)“小明,出来妈妈跟你谈谈心,你总不能一直这么乱花钱不务正业下去啊!”小明:(没回应)妈妈:(使劲再敲)“你听见没有?”小明:(大吼)“活该!你们不是总拿学习不好就不给生活费来威胁我吗?不是每次吵架最后都以断我经济来源让我必须低头认错吗?这是你们自找的!”
第二,接纳“报复”。小明的爸妈此时非常郁闷,想不明白我的孩子现在怎么跟仇人一样,以前打他、骂他、威胁他还不是因为他不听话,都是为他好,孩子有什么资格责怪报复家长!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孩子也不例外。一定不要觉得孩子休学躺在家里玩手机、买买买他就好受,他其实非常难过,也非常害怕,很多孩子会通过买买买这种看似“报复”的方式来试探父母是否可以无条件爱他。
所以,不要在此时去讲什么大道理,因为当他不愿意去听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去采纳的,倒不如坦然接纳报复,给孩子释放的空间,一方面为以前的错误真诚道歉,在能力可允许范围内,让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做好隐形的保姆,多关心他的生活,努力修复亲子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陪伴呵护,小明渐渐走出房间,开始正常作息并与父母交谈。小明:“爸、妈,我想报个摄影班,学学拍照。”妈妈:“那个有什么用?有这功夫不如在家看看书,学学落下的功课。”小明:“那我要不下周跟朋友旅游散散心?”爸爸:“绝对不行,外面多不安全,能去旅游就能复学,你什么时候复学?”小明:(大吼)“为什么总逼我学习?复学,复学,你们除了想尽办法让我复学就没别的事情了!”小明转身再次走进房间拒绝交流,爸、妈面面相觑。
第三,接纳“养伤”。小明的爸妈发现,学习就像一个炸药包,不提学习什么一切都好,一提学习一点就炸。但其实问题本身并不在学习上,而是孩子正处于养伤期,也就是迷茫期,开始思考我到底要什么。可很多家长看到好转后,将关心与努力的重点迅速转向尽快重新投入学习上,而孩子此时又是非常敏感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在他面前都是放大的,顿时让他感觉你只爱能学习的他而不是他本身,从而让他对学习产生更大的敌对情绪,更加害怕和讨厌学校。
此外,孩子除日常生活以外的需求,只要与学习无关,家长都断然拒绝,这个时候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此时想做的事情反而能够激发他内心的力量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接纳养伤,在确定他安全的情况之下,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力量感,鼓励他去做更多能够让他产生成就感的事情,从而激发他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再往下走。
小明的情况日渐好转,有天提出:“爸、妈,我想下周就去上学了!”爸妈十分高兴:“儿子,你太棒了!”临近周末,小明突然又说:“爸、妈,我下周又不想去了,再等等吧!妈:“这,有什么原因吗?”小明:“没什么原因,就是突然不想去了。”反复几次后,小明的爸妈逐渐失去了耐心,爸(生气):“你到底想怎么样?你是故意耍我们的吧!我看你是没救了,打死你彻底了了心事!”妈:“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对你再好也白搭,你爱上不上,以后没人管你,也别问家里要钱,没人养你!”
第四,接纳“重建”。小明对复学态度的反反复复,使得父母处于希望与失望的交替折磨中,转而变得更加暴躁和焦虑,甚至不管放弃了。但这时候的孩子正处于重建时期,他的心里有两个小人,一个是想站起来的,一个是受伤还没有完全康复的,他就象一个带着伤要重上战场的战士。这个阶段,家长要有足够耐心,包容两个小人的挣扎,接纳重建的曲折性。告诉他:不要着急,一辈子很长,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我们更在乎的是他的健康。
如果孩子真的开始尝试复学,那么这个时候切记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孩子必须坚持,而是要告诉孩子,如果不适应,可以随时回来。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会一直逃避退缩,实际上,当孩子感受到爱和足够安全,反而会有力量去克服当下的困难。
从休学到复学,接纳虽然只是第一步,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良好的接纳,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父母自身要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如果父母是焦虑的、无助的、受伤的,绝望的,就接不住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情绪和状态,空杯是倒不出来水的。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接纳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找匹配的心理咨询师、读书读报等各种方式,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量状态,保持自己正常的生活节奏,不要在这个时候过度关注孩子,要让孩子意识到休学并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避免让他有得病的极度愧疚感或获益感。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不是依靠讲道理,而是用爱、用智慧去激发出孩子本自具足的向上的生命力。所以,请让我们一起用最大的爱接纳暂时“装睡”的孩子,给他们希望、力量和方法,陪伴他们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