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走进心灵”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之“大学生挫折心理与压力应对”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展。本次讲座探讨了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与压力应对等问题,就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应对挫折、维护好自我心理健康提供了咨询帮助。讲座主讲人为物理学院指导员张英超老师。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挫折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挫折是指个体从事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或干扰,导致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具体到大学生这里,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学业问题,人际不协调,经济问题,恋爱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个性因素等。总体而言,大学生遭遇的特点为受挫频度和强度并不高。频度随进校时间呈抛物线型,即大学二、三年级学生遇到的挫折频率要高于一、四年级的学生。强度随入校时间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和知识能力的丰富而减弱。面对挫折,张老师指出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悲哀,不嘲笑,不怨天尤人”。其次,积极地面对挫折,把挫折当成一种财富,一种有益的人生体验。最后也可以尝试物理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自己。
对于如何缓解压力,张老师指出,如今压力主要来源于观念变革、经济负担、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过度压力会损害身体功能,损害心理功能,使人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情感和性格让人产生挫折感,影响睡眠。面对压力,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调节措施:提升自信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效管理时间,学会放松自己并且坚持体育锻炼。
张老师指出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心理健康,最后张老师祝愿大家都拥有健康的心理,人人都成为战胜压力的胜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