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你以为的“社会性死亡”,其实并没有

发布日期:2021-09-24    作者:文/陈辰 图/王逸青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前几天半路接手组织了一个活动,本以为前期的准备已经比较完善,可到了指导老师那里却认为此次活动在比赛时间和赛制上不太合理,还当着全体部长的面指出我存在的问题,顿时有种“社会性死亡”的感觉,线下再看到这些同学的时候,好像不管谁的目光,都带有某种安慰、同情的意味……



相信不仅是我,在经历同样“看起来尴尬”的事后,很多人也都会产生类似的错觉。比如今天走路摔了个狗啃泥,头发三天没洗结果在阳光下“油光锃亮”,着急出门结果衣服穿反了……这时你心里的小人就会小声犯嘀咕:呜呜,刚才我这么丢人,一定“社会性死亡”了。



同学,醒醒!一个并不友好的现实是:在别人的生活里,你只是一个配角而已,非亲非故别人才懒得关注你,你以为的“社会性死亡”,其实并没有,都是你自我幻想出来的!

社会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名叫“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的现象,是指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受到的关注比实际多,把自己看作是中心,并直觉性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汤姆·季洛维奇和萨维斯基最早以实验的方式证明了“聚光灯效应”的普遍存在。他们要求被试穿上一件奇怪的上衣,然后走进人群中,之后问被试他们认为会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件十分奇怪的上衣,回答约有50%,然而事实证明只有25%;两位教授又让被试穿上十分平常的衣服让他们走进人群,被试仍然认为有50%的人注意到了他们穿的衣服,可是实际注意到的却降低到了10%。

“聚光灯效应”的提出,证实了我们常常高估外界对我们的关注,而实际上真正注意到我们的人其实并不多。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会担心自己做出不当的举动被他人嘲笑,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而受到其他人的指责,而产生这些小心思的原因正是把自己看作了聚光灯下的焦点,结果就是时时刻刻要求自己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完美无缺,但不过是徒增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罢了。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和其他许多心理学现象相似,“聚光灯效应”并不是什么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在人群之中是普遍存在的。“聚光灯效应”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大家过着群居生活。在那个时代里,只有依托族群的生活才能保证生存,而因为周围的人都在注视着他们,他们只有小心谨慎才能确保其不被逐出族群。但现在我们已经不再过着远古时代一样的群居生活了,不需要再保持那般高度的紧张感了,更无需担心因为小小的错误就会导致一个人的“社会性死亡”了。

这个世界总有人不喜欢你,你也不是非要讨得所有人的喜欢。与其绑架自己畏手畏脚告诫一定不能出错,倒不如更多关注你自己的想法,培养专注的习惯。当你更多的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后,你会注意到,只有很少的想法是与自己碰见的人相关。除此之外,也可以尝试着与他人互换角色,考虑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会面临怎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压力和忧虑。通过这种习惯性的练习,慢慢地你也会习惯性地认为别人有远比你这件事更重要的事要考虑,根本没有过分的兴趣关注你,现实当然也的确是这样。



相信大家都看过豆瓣高分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身上体现的就是典型的聚光灯效应:因为太担心自己在别人的眼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于是拼命去讨好,习惯拿哄别人开心的笑脸面对这个世界。可事实呢,她曾付出生命去爱的男人们,不过是把她当成一个玩物罢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活法,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生活着,无论长短,都有别具风格的精彩。

你不在聚光灯的中心其实是一句很温暖的话,不必想着非要霸占舞台的中央,甩掉头顶上那盏聚光灯,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真实、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