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我的地盘我做主

发布日期:2021-03-05    作者:于小斐/文 袁辉/图    编辑:袁辉    浏览次数:

上课时老师提到了人文区位学理论,说着说着便把话题转到了人们社交的空间距离。

个体与他人进行交往互动时常常会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个体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拥有一个可以自我把握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人们自己的地盘,而当属于自己的这个空间被人触犯时就会令我们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Ta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如此看来,在进行人际互动的空间中,保持恰当的社交距离确实很重要,毕竟每个人都想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做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划分了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亲密距离是人们所掌握的地盘的最内部区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允许彼此进入,比如恋爱中的情侣或夫妻间的谈情说爱,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

 

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这一距离的特点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个人距离通常是在非正式场合中与熟人朋友交谈时会采用的距离,比如在宿舍楼道里遇到班里的好朋友与其打招呼时多会采用此距离。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用于在公共社交场合中,例如在食堂吃饭遇到老师时,双方隔几步远远打打招呼后便分开。



 

但这一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交距离也分为近范围和远范围两种情况。比如在参加某个活动时,双方可以选择点头示意,一旦双方互相有吸引力,这一距离也可以被缩短,进入近距离范围中。因此在社交距离范围内结交新朋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米以外。公共距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老师讲课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在校园中行走时与其他同学的距离等等。

那么知道了这几类距离后,我们又该如何在自己与互动对象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空间距离呢?

空间距离是具有伸缩性的,不同的互动情景、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都会影响这一距离。这种差距是由于不同的人对不同情境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

从互动情境来说,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心理学实验,当大阅览室里只有一个人时,心理学家进去后直接坐在这位读者的旁边会引起读者的不适。但如果当这个阅览室已经几乎没有空座时,心理学家再进去坐到这位读者的旁边时,或许这份不适将下降很多,因为读者知道这位心理学家会坐在ta的旁边是因为周围的空位太少了。

从社会地位来说,一般有权威的人对空间距离的需求也就越大。比如古代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独占较大的空间,从而表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威以及他的神秘感。因此,当你接触有权力地位的人时,一开始尽量坐到远一点的地方,避免侵犯到ta的自我空间。



 

从性格特征来说,一般越是活泼开朗的人越容易接受他人靠近自己,而那些相对内向的人可能在他人靠近自己时产生不适感。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了一些空间距离的重要性,那么在接下来的人际互动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在自己的地盘做主,也可以更好地尊重他人的空间需求了!

 

参考文献:人际交往的最佳空间距离[J].晚霞.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