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又三年,近来几部星爷的电影总是以这样的节奏考验着影迷们的耐心。年初,又一部大作――《长江七号》在上至六十老太,下至四五幼童的欢呼声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带着对以往周氏无厘头喜剧风格的喜爱之情,影片上映之初我便与朋友一起看了电影。可这一次,却失望地被长江七号泼了凉水,不禁诧异:“这长江七号是要行向何方呢?”星爷啊,你把观众想简单了!
在《长》中,星爷扮演一个穷困潦倒父亲,和儿子居住宁波大马路边上一栋破旧房屋里,为了让儿子能够过上好生活,星爷被迫到建筑工地打工,不过却遭遇“民工欠薪”悲惨待遇。不仅拿不到薪水,还因“闹事”被工头追打,凄凉无比。周爸爸虽然买不起价值上百元玩具给儿子,但不忍就此放弃,机缘巧合垃圾堆里捡到了一个很奇怪东西,把这个东西当作玩具送给儿子,可万没想到这个玩具竟然是一个外星来客――一只可爱的星际犬。它的到来不仅给儿子带来了快乐、慰藉和友谊,更在最后危难之时救了周爸爸的命。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不论是儿子周小狄和同学俊生的和好,还是周爸爸对老师的一见钟情,甚至影片一直在挖掘的父子感情都被分散肢解开来,散而不精。在不足90分钟的时间里,几乎无法很好整合,显得多少有些突兀,整部电影剧情薄得只有一层窗纸。逻辑性问题成为了星爷此片第一硬伤。
在影片的定位上,《长》可以说做足了宣传,留足了噱头,打上科幻加幽默的双重旗号,但事实看来,这只能算一部儿童片。不得不承认,作为一部科幻片应有的基本要素,《长》在特效上,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或港台电影,确实做足了功夫,每一个动作特效都堪称细致入微,但如果把科幻作为卖点,那一个简单的外星狗故事又如何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如果这可以算的上科幻,那我倒以为《机器猫》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大有作为了。
打出感情牌的星爷试图调和幽默和情感的佳肴,但如今看来不算成功,只能感慨一句:“您太不了解咱们农民工生活了!”幽默里有些失实,情感中略显单薄。正像星爷每一部电影中的“星女郎”一样,感情戏卖点的存在,几近成了浅尝辄止的鸡肋。当影片最后一刻,成千上万外星狗从拱桥一边涌来时,我笑不出了,更愿意记住的竟是《大内密探零零漆》那相似手法的一群穷凶极恶的妃子们。
也许星爷老了,累了,真的不想再笑了,无需掩饰,无需化妆,电影开场,他那真实的花白的头发就预示了影片的格调。有人说:“就像晒衣服一样,重要的不是晾衣服的绳子,而是衣服,周星驰的存在就是票房的保证。”可在这部电影中,无论主角是儿子也好,是外星狗也罢,星爷却实实在在的做了绿叶,以后的星爷是制片也好,是导演也罢,红花毕竟不再是那个《大话西游》乖张的至尊宝了,或许我们要用宽容来看待吧,在这个冬季,在《集结号》、《投名状》激情的碰撞后,浮出的是成熟后,只属于星爷一个人的童话诗,这才是长江七号的航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