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就像一条河流。
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开始,继而翻涌澎湃、白浪滔滔,气势磅礴,随后越流越细,直到最后逐渐消失的了无痕迹。若干年后,只剩下干涸的河床,依稀辨出有河流的存在。直至许多年后,人们找到鱼类的化石,以此来证明这个地方曾有一条美丽的河流。
这就像是书法的传承,多年前那是我们必须的技能。从蒙恬创制了毛笔,便掀开了中华文化最绚烂的一篇。而我们则渐渐的把它当作生活的附庸,甚至文化的附庸。21世纪的网络时代,我们用微软即可,哪还用手去写。我们把书法当作一件很有价值的装饰品陈列起来供人观赏。我们尚且如此,更别谈我们的下一代,去继承。他们只会更加无视所谓“书法”的存在。当书法在时间的河流中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落幕,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早已发黄的墨迹。我们不会羞愧,不会悲伤,我们会有许许多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信息时代,手机,电脑……
倒是没事可做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书法展,顺便提高一下自己的品味。而面对一种被悬挂起来的艺术,大多数都只是用欣赏的眼光去做短暂的停留,谁会去想传承这种文化。固然,当人人都拥有时,或许它就不如以前富有神秘的金色光芒,但普及的书法文化却因此而更加美丽。
面对前人的高峰,我们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超越。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可以去体验行走中的精彩。
其实,并没有不可言传的,不可传承的,不可超越的艺术,只有一种不可传承的,不可超越的心态。
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摆设在玻璃框后的镀金的文化,我们便彻底地失去了拥有它的权利。在拥有时要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