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困意袭来、哈欠连连却发现自己还有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的时候,你有没有幻想过自己可以拥有一种能在睡梦中学习的超能力?我最近发现,这个想法还真不是痴心妄想,好像真的有迹可循!
在研究创造性的心理学文献中,被举得最多的一个例子就是化学家凯库勒在梦里想出苯环分子结构的故事:
1890年,在柏林市政大厅举行的庆祝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25周年的大会上,凯库勒首次提到了这个梦:当时他正在火炉前撰写教科书,因为遇到了瓶颈而逐渐走神,慢慢睡着了,结果在梦里看到原子们组成了像蛇一样的链条,然后那条蛇扭过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圆环。想到这里他忽然惊醒,连夜把这一发现记录下来,后来便诞生了我们现在熟知的苯环分子结构。这是科学家凯库勒在睡梦中学习的经过。
其实在刚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心存怀疑的,因为一个人是否做过某个梦是他自己说了算的,旁人没有办法检验真假。但当我看到下面的实验时,只恨自己没有早点知道这个在睡眠中学习的方法:
巴黎索邦(Sorbonne)大学的Matthieu Koroma和其团队曾做过一个在睡梦中学习日语的实验:研究者找了22名对日语或其他相关的东亚语言完全没有了解的成年人,先向清醒状态下的他们展示了成对的图像和声音,比如一只狗和它的叫声,然后在他们睡着后,又将声音与对应的日语术语一起播放,比如在播放狗叫声的同时还会播放“inu”(日语中“狗”的意思)。第二天,受试者们被要求为两幅图像挑选与之匹配的日语单词,测试结果表明,他们确实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地学习了日语单词,证实了睡眠中的大脑能够学习新词并将它们与某种意义联系起来。而且这种学习过程甚至也可以在睡眠期间的脑电波中观察到——记住的单词比忘记的单词会产生更多的慢波。由于大脑往往会在处于深度睡眠时出现慢波,所以如果你想要在睡梦中学习,其实就是要学会利用这种人脑在深度睡眠时产生的慢波。
睡眠中的大脑不仅能学习新知识,而且能巩固清醒时所学的信息。美国波士顿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关于梦的实验:99位受试者在电脑上玩一个很难的三维空间的迷宫游戏,大家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成功通关。这时研究人员要求所有人停下来,安排50名受试者去睡觉,另外49名受试者不睡觉去做别的事情。5小时后,研究人员再次召集全部受试者来重玩迷宫游戏,结果睡过觉的50位志愿者的分数普遍提高,而那49位没有睡觉的志愿者的成绩毫无长进,有的甚至不如第一次。其原因就是:清醒时存储在海马内的短期记忆,在慢波睡眠中逐步向长时记忆存储中心(新皮层)转移。所以,如果我们能用睡眠和清醒状态互补,在睡眠中巩固清醒时所获的信息,就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从最初的动物研究到人类研究,从行为测量到脑成像,多个科学研究都证实了睡眠在记忆巩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睡眠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还能帮助巩固记忆,隐蔽不相干信息,增强和改变记忆痕迹。所以对于学习者们来说,“挑灯夜读”不是上上策,多睡一会也不是偷懒,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Matthieu Koroma et al, Learning New Vocabulary Implicitly During Sleep Transfers With Cross-Modal Generalization Into Wakefulnes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22).
[2]吴美云,张语轩.“头悬梁、锥刺股”真的有益学习吗?——睡眠中的脑与记忆[J].教育家,2020(08):69-70.
[3]知乎《在睡梦中学习--睡眠时大脑运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