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交软件上有一个17万+粉丝的小组叫“我今天遇到一个crush”,打开一看就会发现里边存放着许多人怦怦跳着的真切情感。组内氛围也很不一样,可以说是“文艺”,可以说是“浪漫”,这些罗曼蒂克的小故事让人看起来仿佛也能体验到那种萌动、羞涩。
什么是crush呢?字典中的释义是这样的:crush[n.]拥挤的人群;迷恋;果汁饮料;(不太熟识的)热恋对象;暗恋;猛兽隔离区。在网络的使用中,crush是一种微妙的状态,可以把它翻译为心动、迷恋、暗恋、痴迷等等,但又不完全是。I had crush on sb可以翻译为“我曾经短暂热烈地但又羞涩地迷恋过ta”,类似中文中的“一见钟情”“有好感”。可以说crush是一个时间段,代表着心态还年轻,对于生活充满热情、憧憬,也可以说是一种发自自我的迷恋,迷恋那种迷恋上特定对象的感觉。但如果说是小男生、小女生式的恋爱脑,可能就会有很多人不同意,因为crush往往不限于帅哥美女——海边黄昏的余晖、散文集中的某段话、开着网课不露脸的动听嗓音……这些都可以成为crush的对象,crush也算是对于生活细水流长的激情。
在这里,本文仅就crush对象为三次元中的人展开。crush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上头很快。仅是某一天偶然的相遇,你注意到了ta,ta可能眼睛很好看、说话很好听或者当时气氛正好,一头小鹿不请自来地撞上你的心巴,这场擦肩而过就成了甜蜜邂逅。
2.基于幻想。可能和crush还不是很熟,但通过幻想在大脑内编织甜蜜的梦产生了一种甜滋滋、轻飘飘的感觉,这种状态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月。通过幻想,那段时间里或活得心花怒放,或有“我配不上ta”的自卑,或得到动力、重燃对生活热情,在奋斗一天后的休息时刻悄悄磕一磕只有自己知道的糖。
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称,幻想作为想象性的建构,填补了他者之欲望的空洞,亦即其开端……并非所有的幻想都属于意识形态,但幻想的意识形态维度就是在它试图回答和平复他者之欲望这一问题。如果说意识形态合理化了我们的匮乏,并给予我们理由,那么幻想就给予了我们克服贫瘠的可能性。可以说,幻想给我们以从匮乏到丰盈的道路,通过幻想,我们得以克服自己的匮乏状态,感受到充盈的喜悦。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可以说明crush的存在、幻想的加持是源于我们真实地缺乏某些东西,在我们从自然人被塑造成社会人的过程中,这种东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某个阶段处于贫瘠状态,而crush的存在是对这部分的一种提醒。
3.下头也很快。crush上头容易,下头也很容易。甜蜜只基于幻想中的完美幻象,而真实情况往往并没有那么“令人满意”。前面提到的小组内也不乏“下头”帖,下头理由各式各样,比如“我发现crush的真名叫李壮(化名)”“慢慢接近crush后发现ta好无聊”“crush其实是个海王,我只是一条鱼”……当与理想情人的距离慢慢减少,真实形象才会慢慢掩过完美形象出现在视野内,展现现实、真相的骨感,我们才能慢慢冷静。
那我们为什么要说crush呢?它有什么意义?它可以有意义,也可以没有意义,因人而异。就像前文提到,如果它可以使得我们重燃热情,收获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动力,那它就是好的。然而凡事有度,过度地将整个心都拴在那个对象上,终日惶惶恐恐,一会儿担心“我今天在ta面前怎么样呀?”,一会儿发愁“哎呀,今天没有见到ta好伤心,ta一般还去哪呢,我要蹲一蹲”,这样就过犹不及了。容易crush的人可能是高敏感的人,可能是处于青春期荷尔蒙旺盛的人,也可能害怕进入亲密关系后会受伤的人。
那crush算是建立起了亲密关系吗?在心中幻想与那个ta展开的一系列互动与故事,似乎这样我们就开始具备了亲密关系中的几大特征:了解对方、关心对方、产生兴趣……但似乎又没有建立起亲密关系,因为在未踏出爱的冒险前都还是建立在幻想上的“完美图景”,只是和想象双向奔赴罢了,我们可能只是想从crush身上找补缺失的安全感、幸福感。
crush可以是一场美好的梦,醒了我们还是需要在修行的路上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