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因为疫情原因,耽误了很多找工作的时机,一些考试也延迟或者取消了,今年找工作变得非常难,好焦虑啊。
A: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之推迟的各种考试,让今年毕业的你在找工作的时候感到压力巨大,似乎“毕业即失业”即将成为“现实”,这让迫切想要实现经济独立、甚至反哺父母的你感到非常焦虑。如果我只告诉你“不要焦虑,一切都会好的”大概只是隔靴搔痒,所以不妨我们先来看一下你所感受到的焦虑的情况。
首先我想邀请你一起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你的焦虑是合理的吗?你可能会说:当然,这是我明明白白感受到的。的确,你真切地知道自己现在这种感受是焦虑,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感受到焦虑也确实是正常的情况,可是,它的程度是合理的吗?如果我们把目光回溯,你会发现,“就业难”出现在每一年的就业季,“历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个说法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了,似乎每一年都是“最难”,所以,今年的“就业难”不是只有今年才有,但却会因为不断的宣传和强调而被放大,让你觉得好像今年不仅难,而且特别难,随之带来的压力也跟着放大。也许你会说今年的就业宣讲会明明白白得少了,可是同时也请你看到,从国家到学校,各种促进就业的措施也明明白白得多了。上到国家政策,下到学校各种促就业措施和资源,都在用各种方式帮助你顺利就业。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其次,我们要注意到引起我们的焦虑的比较对象是谁——它不应该是过去的人在什么时间拿到了多少offer获得了多少机会,而应该立足于当下。比较对象的不同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引起不同的焦虑水平,今天的你和1960年代的人比科技生活,那肯定要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可是如果和2060年代的人比,或许就只能自惭形秽了(当然在三次元的世界里,我们还无法在现在和未来做直接比较)。我们看待就业问题也是这个道理。
最后,在你一直说今年就业形势不好的同时,你是否还用原来的实力、有着原来的期待?很多时候,我们的失望和不满是来源于期待与现实的落差。面试都改成线上进行了,你还不做出改变吗?根据应聘单位的要求和标准做一些实力的积累现在还来得及,只要你开始努力。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找准定位,所谓“平台好友前途离家近”的工作大家都想要,但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在选择用人单位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选择你,所以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调整自己的期待。
最后的最后,请不要让所谓的焦虑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请不要让所谓的焦虑成为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想要尽快就业就要赶紧去行动,毕竟,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投了简历才有面试的机会,不是吗?
Q2:我这次考研失利了,今年就业形势也不好,因此想要二战,但是又担心明年情况更差,我该如何抉择呢?
A:二战还是工作?这对每一个考研失利的人来讲,都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选择;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更加剧了选择的艰难性。其实,对于要二战还是工作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肯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第三方也无法仅凭一些自己的观点去为你的未来做决定,所以我们可以去询问别人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但这个看法只能成为参考,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为自己做出决定。
二战和工作的利弊我想我不用多说了,你肯定已经在各种地方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很多,当然,如果你还没有进行这个过程,不妨花一点时间列一个利弊表,把二战和工作的利和弊分别罗列出来,包括你的心理因素和现实因素,可能在你罗列的过程中,你已经发现你内心的选择了。
如果你还是纠结,那请你接着往下看,在接下来我想与你分享的就是关于做选择的一些经验。
首先,请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你想要的吗?这里面有没有包含别人的期待?这是你真正想要的吗?有的时候,我们背负了他人的期待而不自知,明明自己不想要做这件事,但是考虑到他人的愿望,就会说服自己去做这件事,好像自己本来就想做一样,然后,在不愉快的过程中挣扎。所以,在做出这个重要选择之前,请先想一想这是不是出于你自己的愿望而做出的选择。
其次,请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前看,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不应成为左右选择的理由。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后还有很多精彩的日子,在生命的长线里,现在耿耿于怀的一些付出比重并不是很大。而且,你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它总会以其他的方式回报给你。所以,在权衡做出选择的时候,请尽量客观。
最后,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我们能把握的是现在。以后是怎样的情况我们只能预测,却不能确认,但我们能确认的是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选择之所以纠结就是因为各有利弊,所以不妨退出来看看,看看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在乎的是什么,然后,就像一开始提到的,遵从自己的内心。重要的是,一旦选择,就不要后悔,不要再回头张望,要确信自己选择的就是自己最想要的最正确的选择,然后努力前行。“从来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所做的,就是把选择变得正确。”
Q3:我本来要出国的,辛辛苦苦准备了好长时间,可是现在疫情在全球蔓延,各种情况都不确定,感觉好焦虑啊,我该怎么办?
A:全球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在这场无差别的疫情之中,几乎再也不能独善其身。所以,不只是你受到了影响,所有其他有留学意向的人都受到了影响,所有学校都受到了影响。当一件事情影响到所有事件链条上的人时,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没有了影响,因为会有基于当前的时点和情况的方案和对应的计划。我们现在的对比对象很多都是过去、非疫情时间的情况,自然会有差别。可是,就像在大家都不能到咨询室进行咨询的时候我们推出线上心理咨询一样,富有创造性的人们总能针对当前的情况制定出具有适宜性的方案。所以,不要着急,你想要的答案会很快出现。
在等待的时间里,你可以让自己充实起来,转移过分关注的注意力。当你过分关注一件事的时候,感受会被放大,可能本身只有0.1的焦虑值,因为全部身心的投入关注,也会放大到9.9。所以,不妨把自己从那种过分关注的状态中撤出来,找点事干,不论是为以后的深造学习做准备,还是进行一些拓展学习,又或者培养一个特长、发展一个兴趣爱好,让你自己忙起来,这样也会好很多。
如果你还是觉得非常焦虑,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渐进式肌肉放松、音乐放松、想象放松、冥想放松、正念放松等等。你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推文介绍,也可以在各种音频APP上寻找一些资源,虽然不一定全部都对你有用,但积少成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Q4:我刚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不是我喜欢的,想要放弃,可是周围人都说现在就业形势不好,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我该坚持我的想法吗?
A:我们总是想要一个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投出了很多简历,总想在拿到一个之后还想再等等,看看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如果这个更好的又是自己心仪的、喜欢的,就更想再等等了。但是,“最满意”、“最好”是存在的吗?小时候听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广告语时很疑惑,为什么没有最好呢?长大之后慢慢明白了,“最好”、“更好”都是比较出来的,当我们说“最好”时,是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的比较,而“更好”更具有开放性,你可以不断地突破、提高。所以,如果你在寻找“最好”的工作,那最理想的方式大概就是这一堆工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事实往往不能如此,总有时间差,总需要你在短时间内做决定。
这个过程的纠结性可能和个人的风险偏好和决策风格有关系,也和受人影响程度有关。这里不再多说。但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风险偏好的还是风险回避的,是极易受人影响的,还是不易受人影响的,我想与你分享的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理念。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做出选择,是担心失败,担心失败之后的“惩罚”,尤其是自己承担的“惩罚”。如果这个选择是由别人做出的,那失败之后就可以把指责都给别人,那个做决定的人承担了所有的后悔、指责等等,而如果这个“别人”是自己,那想想就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所以,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犹豫了。
你注意到了吗?这个过程的转折点就在你是不是敢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敢于承担自己的决定所导致的一切后果,不论是心理上的后果还是现实中的后果。当你能够接受自己做的每个决定,能够为自己做的每个决定负责时,你会发现,选择没有那么困难了,因为无论结果怎样,你都能够承担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