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读心书 | 天生非此

发布日期:2024-08-03    作者:汪龙佳/文 徐菲/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提到家,有人可能觉得“家是温暖的港湾”,而另一些人只想着快点逃离这个“要用一辈子去弥补的梦靥”,在我曾经好为人师的阶段,听到后者的倾诉,我总是会告诉他们,要相信爸妈永远是爱我们的,只是方式不太对。但随着年岁的增大,我发现一个很恐怖的现象,那些父母错误的表达爱的方式,很可能会“遗传”到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身上。


40D0


听起来很奇怪,对吧?这种东西也会遗传?


人物杂志对Papi酱的专访《成为母亲的具体体验》中,Papi酱分享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我妈妈是一个严母,是那种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就像我视频里的那种很普通很严格的中国妈妈。我从上小学一年级就知道了,我努力学习只是因为不想被我妈妈打。中国哪个妈妈不打小孩?肯定也有,但是很少。我妈到高中还打过我,因为我做作业的时候戴着耳机在听电台、看漫画。初高中正是叛逆、向往文艺世界的时候,但是我妈不允许。我会觉得我听音乐、看漫画不影响我学习,但我妈会觉得有影响。那时候跟妈妈是一种对抗的关系。


但现在我觉得,我以后真不一定会跟我妈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很多人可能最后都会跟自己的妈妈很像。因为你从小接受到的是这种教育。你可能得经过一个反思,而反思还只停留在思想上,你还得用你的思想去指导你的行动,其实很难。我现在只能希望我以后少打我儿子(笑)。比如我希望我可以跟他讲道理,对吧?我希望我可以以理服人。但也只是希望,你未来到底什么样你也不知道,你可能有时候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


这段采访中最让笔者触动的一句话是——现在我觉得,我以后真不一定会跟我妈有什么很大的不同。


3B76


曾经笔者在网络上看过很多原生家庭不那么幸福或者与父母存在一些教育理念差异的孩子,他们总是会想:我一定不会成为我父母那样的父母……


当我们真正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想法真正实践起来,非常困难!


笔者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做《天生非此》,或许能够解答为什么。


封面上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在《天生非此》这本书中,奥利弗通过考察、引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经历和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等相关案例,向我们生动地说明了心理上的代际传递是由后天培养造成的。奥利弗在本书中明确地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养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虐待以及我们与父母的身份认同等因素共同作用,让我们成为今天的样子。这才是孩子跟父母相似的最重要原因。要想改变未来,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切断代际传承的链条,学会正确地对待孩子。


书中有一个案例——14年后,皮驰斯像母亲那样死去。


2000年9月17日,41岁的葆拉·耶茨被发现死于家中。被发现时,她3岁的女儿泰格·莉莉正单独待在家中,无人照看。


14年后,葆拉的二女儿的皮驰斯被发现死于家中,与葆拉相同的死因。被发现时,皮驰斯11个月大的儿子同样被发现单独待在家中,无人照看。


看着这短短的两段话,背后透露的信息量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作者在之后的行文中阐释了母亲和女儿在工作、生活、思维、性格等各方面的相似之处。在女儿生前的最后几次访问中,有一次她曾详细说出自己与母亲相似的事实,女儿说她感觉母亲“仍活在自己的身体内,因为我们实在太过相似”。


这无疑是一个带有浓厚悲伤气息的故事,笔者真正想与你分享的是文末给出的三条建议:


通过顿悟,重获精神健康


一项关键发现表明,负面童年经历(包括父母离婚、精神忽视或遭到暴力对待等)是造成早逝的主要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对于这种依赖的恐惧(因为过去依赖父母的经历实在太过可怕),自我保护理念会使你坚持自己的独特性,认为一般规则对自己并不适用(你一直用这种保护理念来避免自己的无用感、无力感以及无存在感)。作者建议:“你必须克服这些错误观念,然后找到一个心理医生,与他建立之前你与父母无法建立的那种情感联系。”


5617


通过自嘲摆脱消极身份认同


问问自己这些相似之处到底是父母言传、身教还是你对父母身份认同的结果。只有超出父母子女关系的水平,从一种独立客观的成人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够明白自己受到了父母的一些影响或与他们的某些性格特征产生了身份认同。作者建议:“通过第三方的帮助摆脱,例如好友、伴侣或是优秀的心理医生(如果必要的话)。”


减轻孩子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一条是对父母的建议哦~)


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尽全力不对孩子产生同样的影响。我们必须牢记自己是成年人,不要利用孩子们的脆弱来伤害他们。在我们悲伤、愤怒或是心情低落时,尽量不要让孩子们感觉自己要应付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要照顾他们,而非让他们照顾我们。


同时,在《亲密关系》这本书里也提到,“年轻人把从家中学到的经验,运用到了以后到人际关系上。”所以,和父母相似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很正常,不要为此纠结)。如果其中有某些你不喜欢的相似点,那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去给自己“洗脑”,去避免悲剧再一次发生。如果你觉得像自己的父母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那么,也祝福你能够拥有如此令人羡慕的家庭氛围。


7084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