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九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奥多尔博士在中心校区邵逸夫科学馆一楼第2会议室举办了有关预防自杀的专家报告会,全校各学院辅导员参加。
奥多尔博士由一份关于中国自杀的统计报告引入了此次报告会的主题――预防自杀。在对中国自杀统计的分析中,奥多尔博士着重讲解了容易引起青少年自杀的家长沟通方式问题,并指出应用于青少年的防止自杀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上课率、让学生知道同学是友好的和乐于提供帮助的、家长关心孩子的作业等。
接着,奥多尔博士介绍了自杀产生的原因、预防以及治疗。奥多尔博士认为,自杀产生通常来源于四种应激理论,分别是价值观冲突、期望值和现实的冲突、相对剥夺冲突和应激机制冲突。一份关于中国农村青少年自杀的深度访谈报告表明,自杀人群中大部分人都会出现以上四种应激理论的冲突。针对此,奥多尔博士提出两种预防自杀行为的方法:1、 减少和控制媒体对自杀方面新闻的报道和宣传。2、家庭医生通过问卷或访问方式对家庭人员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筛查和诊断,可有效降低自杀率。同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自杀进行治疗:1、 药物治疗2、 心理治疗 3、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4、 跟踪治疗(通过电话跟踪访问方法跟踪那些已尝试过自杀的人们,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 5、 控制自杀工具(枪支、绳子等)和致死性药物的获取及购买。 6、 设立媒体准则,控制媒体关于自杀的报道。7、 控制网络对自杀的促成和影响。
奥多尔博士指出,对于预防自杀,目前普遍存在三大误解――误解一:有自杀倾向的人都需要住院治疗;误解二:不必要住院治疗的病人不会有伤害,反而更安全;误解三:需要精神病学家,因为医生不能处理自杀病人。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暗示来判断病人是否会自杀,分别是语言暗示(公开谈论自杀、死亡,但不会谈论自身会怎么做,有自杀想法)、非语言暗示(音乐表现,音乐喜好变狭窄;艺术表现,如绘画时会使用粗线条)、触觉暗示(避免与其他人有身体上的碰触,如握手、拥抱、亲吻等)。
据奥多尔博士介绍,从产生自杀想法到真正自杀会经历构想、计划和自动化三大阶段,在自动化阶段,病人会设定自杀程序,语言、非语言和触觉暗示都消失,抑郁症的病人会表现出平和、情绪高涨,同时可能会跟最亲的人有一些暗示或线索,如去长途旅行,此时发现并进行最后干预则可能不会自杀。在此阶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抑郁症病人情况好转,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提高警惕。2、 找出自杀线索并进行干预。3、 问病人是否有自杀或伤害自己的想法,讨论自杀的整个过程。
报告会的最后,辅导员们与奥多尔博士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互动,根据自己在做学生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奥多尔博士提问,并得到奥多尔博士的详细解答。
此次报告会是心理健康教育十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有利于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帮助辅导员们获得国外该领域的研究理论,通过案例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把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奥多尔博士(Ronald R. O‘donnell)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行为健康部主任兼临床教授,他在伊利诺伊技术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是注册临床心理学家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革新性的行为健康博士课程主任。奥多尔博士在健康计划的行为诊所和基本治疗诊所中担任临床主任多年,还在州医院和社区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心理辅导,他对网络成瘾、预防自杀的辅导和干预都有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