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山东大学举办第二十三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

发布日期:2023-06-21    作者:孙浩令    编辑:孙浩令    浏览次数: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十三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落下帷幕。本届宣传月以“珍爱生命·向阳生长”为主题,历时两个月,开展了“同心同行”心理沙龙、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品牌活动评选、第二届“同龄人”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心灵绿洲”心理咨询室开放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干预典型案例评比、“山大幸福课”、“走进心灵”系列讲座、“珍爱生命·向阳生长”心理主题班会、优秀心理委员评选、“IM·MI—心灵成长”校园定向挑战赛、“爱在身边”校园义诊、“致可爱的我和你”三行诗评选展示等12项主题活动。

谋划设计有温度,扎根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状态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会持续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很多人会有应激后的焦虑、抑郁和社会交往问题。这种影响不仅是因为亲人离世所带来的丧失反应,也因为长期缺乏同伴交流而导致的社会交往方面的不协调,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也强调其在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长期影响。因此,本届宣传月以“珍爱生命·向阳生长”为主题开展,通过学校层面、学院层面和班级层面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活动中激发生命力,增强幸福感。

“山大幸福课”邀请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做“阳光心态与自我管理方法”的报告,通过介绍具体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塑造阳光心态。以“珍爱生命·向阳生长”为主题,各学院组织心理主题班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让心理健康走进每一个同学的心中。心理中心也再次借助“心灵绿洲”心理咨询室开放日活动让同学们与心理中心近距离接触,从实地参观中增强对心理中心的感性认识和对心理健康的理性思考,减少对于心理咨询的污名化,增强求助意识。

组织安排有广度,吸引更大范围师生的积极参与。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趣味性、提高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是本届宣传月在设计、组织活动时一直在考虑的方面,以期每个活动的开展都有效果、有效力,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目的,让更多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内化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在收获快乐的同时获得心理成长。为此,心理中心和心理协会成员积极谋划,不断创新。

“同龄人”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在初赛阶段首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海选,共吸引一校三地61个单位、6186人参与线上答题;决赛阶段更是在原有题目竞答的基础上,以真人表演、情景模拟的方式为案例分析提供素材,以最贴近日常生活中朋辈心理辅导员面临的情况检验其辅导技能。“IM·MI—心灵成长”校园定向挑战赛首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核心,引导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认识自我、放松身心、体验合作的乐趣;活动吸引济南校区280支队伍、600余人参加。“致可爱的我和你”三行诗评选首次采用三行诗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来自26个学院的同学参与其中,创作出了519份作品。面向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干预典型案例评选更是吸引了一校三地教师的积极参与,共收到36份案例。

内容主题有精度,聚焦不同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除了在扩大参与群体上下功夫外,本届宣传月也在对不同群体的精准帮扶上用实招。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群体的共性心理需求,比如低年级学生的自我认识需求、硕博生的压力问题、毕业生的离别情绪等;另一方面从心理状态的视角,兼顾处在不同心理状态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处在平和状态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处在应激状态学生的倾诉减压需求等。

“爱在身边”校园义诊关注心理困难群体,邀请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等医院的高水平专家走进校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疏导和身体照顾,本次义诊共有120余人接受健康服务。“同心同行”心理沙龙关注有生活压力、期望心理成长的群体,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带领,从日常与学生的工作体验中提取主题、确定内容,借助绘画、动作、诗歌等媒介,通过经验分享、动手实操、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增强内在力量,缓解学业和人际压力,共举办21场。“走进心灵”系列讲座关注更大范围的一般学生群体,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心理学角度进行阐释,让心理健康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春季学期共举办百余场。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是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春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此,心理中心提早谋划,守正创新,持续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生动力,让学生愿学、乐学、会用,使心理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心理中心将继续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精耕细作,做好普及化教育,聚焦突出问题应对,以树立“自己是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态为目标,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